在市优秀校长论坛上的发言:我们是这样调动教师积极性的.docxVIP

在市优秀校长论坛上的发言:我们是这样调动教师积极性的.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在市优秀校长论坛上的发言:我们是这样调动教师积极性的

尊敬的各位教授、各位领导、各位校长:

大家好!

我受局领导安排,在此与各位分享学校管理中的实践与思考。经验源于过往实践,但过度依赖经验难免陷入经验主义的桎梏。教育的主体与对象始终处于动态变化中,因此我更想借此机会,与大家交流对教育的体验与思考。若能为各位带来点滴启发,我将倍感荣幸。今天汇报的题目是《我们是这样调动教师积极性的》。

2023年10月,我受组织派遣,来到一所初中主持工作。彼时的学校,可谓满目疮痍:校门前摊位密集杂乱,宛如无序集市;校园内杂草肆意生长,尽显荒芜;开学一个多月,不少教师教案寥寥,多数人上课照本宣科,缺乏创新与活力;在岗教师缺勤现象严重,每日缺勤人数竟达三分之一;学生着装邋遢无规范,甚至出现家长纠结校外人员进校园闹事的恶劣情况,教育管理几近瘫痪。

然而,经过两年的大力整顿,以及后续十几年全体师生的协同奋进,这所学校已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今,学校陆续荣获“市级平安校园”“市级青年文明号”“市级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市级文明校园”“区级特色名校”等荣誉称号,每年中考成绩稳居市域前列。

那么,我们如何将一所风气不正、队伍松散、质量落后的学校,转变为朝气蓬勃、凝心聚力、质量先进的集体?总结起来,主要做了以下六方面工作:

一、以制度规范教育行为

制度的核心价值在于对事不对人,能有效规避人为成见与主观偏见,为行为提供约束、规范与评判标准。我初到该校时,制度严重缺失,师生行为失范。我决定以严格考勤为制度建设的突破口:逐一与每位教师谈心,让大家深刻认识到,遵守考勤是做好工作的基础;随后校委会精心拟定考勤细则,要求班子成员以身作则、带头遵守。当少数教师因遗忘缺签,我会及时电话提醒;当教师因小事请假,会适当加大考勤考核比重。教师从被动到主动出勤,经历了一个学期的磨合,到第二学期,考勤制度得以圆满执行。这让我深知,制度落实不仅需要智慧,更需持之以恒的毅力。

以考勤制度为引领,备教批制度、教师聘任制度、绩效考核制度等陆续落地。这里强调“陆续”,是因为体系化制度建设绝非一蹴而就,需分清轻重缓急,给教师足够的适应时间。完备的制度体系,让学校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

二、以严格保障执行效度

再完善的制度设计,若执行乏力,终究只是一纸空文。2009年,学校正式推行教师聘任制度:由教务处和年级组聘任班主任,班主任聘任授课教师;聘任双方共同商议合同,明确岗位职责;过程严格公正,班主任完全从工作需求出发,不受感情干扰,全程透明公开。落聘教师则兼职图书管理、实验室管理工作,由教务处和教研组开展教学能力再培训。近几年,该校所有教师均能胜任教学岗位。

为确保听课制度落地,教导处会及时为教师听课记录签字盖章;在备教批辅检查中,教研组长一视同仁对待每一位被检查者,发现问题及时上报教导处,并在教师例会上通报。正是执行过程的严格严谨,让各项制度有效运行。学期末,各部门会对制度指标达成情况进行评估,量化优良等次,为教师评职晋级提供客观依据。

三、以平等维护教师尊严

平等与关怀,是教育管理中至关重要的激励因素。平等体现为制度遵守与机会把握的公平公正,关怀则是对师生人格与特长的尊重。我多次对中层干部强调:学校是育人场所,不是官场衙门;只有干部主动担责,才能带动教师积极跟进。事实上,该校中层干部承担着繁重工作,平均工作量远超普通教师——比如一位总务主任与政教主任,在做好管理工作的同时,还兼任年级组长、班主任及两个班的教学任务。

在这所学校,教育管理固然重要,但教师的本职身份不能丢——唯有做好本职,才能赢得师生尊重。为激励教师,中层干部始终坚守教育一线,以行动赢得认可。我们将平等与关怀融入日常细节:每周教师例会,除分管领导传达会议提要外,其余中层干部与教师平等坐在观众席聆听,会议内容精简务实,不搞形式主义;集体坐班制度严格,但会免去怀孕女教师的坐班要求;上班签到时,会删除教师因天气原因导致的迟到记录;全体中层干部与普通教师按年级组同坐一个办公室,不搞特殊化。我虽有校长办公室,但为方便接待来访人员、与教师沟通,大部分时间都深入教师群体,及时掌握学校动态。

四、以榜样增强教师职业道德感

教育是具有公益性的精神事业,人的道德与精神层次,决定了职业境界的高低。为增强教师的职业道德感与奉献精神,学校每年举办“道德大讲堂”:师生齐聚操场,会场氛围庄重肃穆,我们刻意营造这样的仪式感,让每个人都能受到感染。活动内容丰富,有师生代表发言、弘扬传统文化的文艺表演,其中重要环节是为优秀教师颁奖。

学校根据教师日常表现,由教研组、年级组和学生共同推选出师德先进代表;主持人现场宣讲他们的事迹,为其佩戴红花、绶带,颁发荣誉证书。我们坚信,身边的榜样比遥远的楷模更具感召力——让教师真切感受到“先进就在身边”,更能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教设库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中小学教育教学资料分享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