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科常见病诊疗指南或规范.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康复科常见病诊疗指南或规范

康复医学是通过综合、协调地应用医学、教育、职业、社会等措施,消除或减轻病、伤、残者身心、社会功能障碍,达到或保持最佳功能水平的学科。康复科常见疾病涵盖神经、骨骼肌肉、慢性疼痛等多个系统,其诊疗需遵循个体化、循证化原则,结合功能评估与针对性干预,以下从具体疾病的临床表现、评估要点及系统康复策略展开阐述。

一、脑卒中后康复

脑卒中(包括脑梗死、脑出血)是康复科最常见的神经源性疾病,约80%患者遗留不同程度功能障碍,康复介入需贯穿急性期至后遗症期全程。

临床表现:运动功能障碍(偏瘫、协同运动模式)、感觉障碍(痛温觉减退、实体觉缺失)、言语障碍(失语症、构音障碍)、吞咽障碍(误吸、饮水呛咳)、认知障碍(注意力、记忆力、执行功能下降)、情绪障碍(抑郁、焦虑)及二便功能异常(尿失禁、便秘)。

功能评估:需多维度动态评估。运动功能采用Brunnstrom分期(Ⅰ-Ⅵ期)、Fugl-Meyer量表(FMA,上肢0-66分,下肢0-34分,总分越高功能越好);平衡功能使用Berg平衡量表(0-56分,40分提示跌倒风险);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MBI,0-100分,60分以上可独立生活);吞咽功能通过洼田饮水试验(1级:5秒内饮完无呛咳;3级:分2次以上饮完有呛咳;5级:无法饮完伴呛咳);认知功能应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正常≥26分);心理状态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24分重度抑郁)。

康复治疗原则与技术

1.急性期(发病1-2周):以“保命、防残”为核心。①良肢位摆放:患侧卧位时患肩前伸、肘伸直、腕背伸,健侧下肢屈髋屈膝,避免半卧位(易引发痉挛模式);仰卧位时患侧肩胛下垫软枕,防止肩胛骨后缩,足尖中立位(防足下垂)。②早期被动活动:每日2-3次,按肩-肘-腕-指、髋-膝-踝-趾顺序,每个关节活动至最大无痛范围,预防关节挛缩。③呼吸训练:鼓励深呼吸练习(腹式呼吸为主),每小时5-10次,预防坠积性肺炎;咳嗽训练:深吸气后短暂闭气,用力咳嗽,促进排痰。④吞咽障碍干预:洼田饮水试验≥3级者需鼻饲,避免经口进食;间接训练包括冰刺激(棉棒蘸冰水刺激软腭、咽后壁)、空吞咽训练(每日3组,每组10次);直接训练从糊状食物(如米糊)开始,调整进食姿势为30°半卧位,头稍前屈,健侧咀嚼。

2.恢复期(发病2周至6个月):以“功能重建”为目标。①运动功能训练:BrunnstromⅡ-Ⅲ期(联合反应期)采用Bobath技术抑制异常模式(如控制上肢屈肌痉挛时,治疗师双手握患者腕部,缓慢将上肢向躯干方向牵拉,同时指令患者伸肘);Ⅲ-Ⅳ期(分离运动初期)引入Rood技术(快速刷擦手背诱发伸指)、运动再学习(如从仰卧位到床边坐起的分解训练:屈髋屈膝→向患侧转身→健侧肘支撑→坐起);Ⅳ-Ⅵ期(分离运动完善期)进行步态训练(平行杠内步行→助行器步行→独立步行),重点纠正划圈步态(通过足背屈肌电刺激+减重步态训练改善)。②言语训练:Broca失语(表达障碍)采用图片命名(从简单名词开始,如“杯子”)、句子复述(短语句→长句);Wernicke失语(理解障碍)通过听指令指物(“指鼻子”)、实物与名称匹配训练。③认知训练:注意力采用数字划消(在随机排列的数字表中划去目标数字);记忆力使用记忆辅助工具(如记忆卡片,每日复习3次);执行功能通过任务分解训练(如“泡茶”:拿杯子→倒水→放茶叶→搅拌)。④痉挛管理:改良Ashworth量表≥2级(肌张力明显增高)时,首选牵伸治疗(每个痉挛肌群静态牵伸30秒,重复5次);口服药物(如巴氯芬5mg起始,每日3次,渐增至15mg/次);严重者局部注射A型肉毒毒素(如腓肠肌注射50-100U,注射点选择肌腹最厚处)。

3.后遗症期(发病6个月后):以“功能维持与社区回归”为重点。①家庭康复指导:教会家属关节松动术(如肩肱关节前向滑动)、转移技术(如从床到轮椅的滑板转移);②辅具适配:足下垂者使用踝足矫形器(AFO,选择动态型可辅助足背屈);步行不稳者配置四脚拐杖(高度为患者站立时大转子至地面距离);③心理支持:组织卒中患者小组活动,分享康复经验,减轻病耻感;④预防复发:监测血压(目标140/90mmHg)、血糖(空腹4.4-7.0mmol/L)、血脂(LDL-C1.8mmol/L),指导戒烟限酒。

二、脊髓损伤后康复

脊髓损伤(SCI)多由外伤(如车祸、高处坠落)或非外伤(如脊髓炎、肿瘤)引起,以损伤平面以下运动、感觉、自主神经功能障碍为特征,康复需结合神经损伤平面(C1-T12/L1)与严重程度(完全性/不完全性)制定方案。

临床表现:颈髓损伤(C1-4)出现呼吸肌麻痹(需机械通气)、四肢瘫;C5-T1损伤表现为上肢部

文档评论(0)

173****03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