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牙本质过敏症病历模板
患者姓名:张某性别:女年龄:32岁就诊日期:2023年10月15日记录时间:14:30
主诉:右上后牙遇冷热酸甜刺激疼痛1月余,加重1周。
现病史:患者自述1月前食用冰淇淋时,右上后牙(具体部位未明确)出现短暂尖锐疼痛,刺激去除后疼痛立即消失,无自发痛、夜间痛及放射痛,未予特殊处理。近1周因频繁饮用冰咖啡(每日2-3杯)及进食酸性水果(如柠檬、橙子),疼痛频率及程度明显加重,刷牙时接触含氟牙膏或冷水时亦引发疼痛,影响正常进食,以右侧咀嚼为主。否认疼痛向耳颞部放射,无咬合痛、牙龈肿胀或出血史。曾自行使用“脱敏牙膏”(具体品牌不详)刷牙,症状缓解不明显。今为进一步治疗就诊。
既往史:否认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全身系统性疾病史;否认药物、食物过敏史;3年前因右下后牙龋坏于外院行充填治疗(具体材料不详),无口腔手术史、牙齿外伤史及正畸治疗史;否认长期服用激素类药物或免疫抑制剂史。
个人史:职业为办公室职员,生活规律;每日刷牙2次(晨起及睡前),采用横刷法,每次约1分钟;喜食冷饮(冰淇淋、冰饮)及酸性食物,偶食坚果类硬物;无吸烟史,偶尔饮酒(啤酒,每月1-2次);否认夜磨牙或紧咬牙习惯(自述睡眠质量良好,无配偶反馈夜间磨牙)。
家族史:父母及兄弟姐妹均无类似牙体敏感症状,否认遗传性口腔疾病史。
口腔检查:
1.颌面部:双侧对称,无肿胀、压痛,颞下颌关节无弹响及压痛,开口度3.5cm(三横指),开口型“↓”。
2.牙周组织:全口牙龈色粉红,质地坚韧,缘龈菲薄贴附牙面;探诊出血(BOP):右上后牙区(45-47)牙龈探诊未见出血,余牙位BOP(-);牙周袋深度(PD):全口PD2-3mm,无附着丧失(CAL=0);牙石指数(CI):全口软垢少量,龈上牙石(+),以右下后牙区为著。
3.牙体组织:
-右上第一磨牙(46):咬合面可见明显釉质磨损,牙本质暴露区约3mm×4mm,呈淡黄色,表面无龋坏,探诊(用尖锐探针尖端轻划暴露区)敏感(+++)(患者诉“刺痛明显,难以耐受”);冷诊(用三用枪喷-5℃冷空气1秒)反应(+),刺激去除后疼痛立即消失;叩诊(+/-),无松动(Ⅰ度以内);无隐裂(碘染色法检查未见裂纹)。
-右上第二前磨牙(45):颊侧颈部可见楔状缺损,缺损深度约1mm,宽度约2mm,边缘锐利,探诊敏感(++)(患者诉“酸痛”);冷诊(+),刺激去除后疼痛缓解;无龋坏,叩诊(-),松动(-)。
-余牙(11-48):未见明显龋损(D1/D2/D3均为0),无牙折、牙隐裂;左上第一磨牙(26)咬合面可见生理性磨耗(釉质少量磨损,未暴露牙本质),探诊无敏感;全口牙齿排列整齐,咬合关系中性(安氏Ⅰ类),前牙覆覆盖正常(覆2mm,覆盖3mm),后牙咬合接触紧密,无明显早接触点(咬合纸检查见46、47咬合接触区稍宽)。
4.其他:口腔卫生习惯评分(OHI-S):简化软垢指数(DI-S)1.5,简化牙石指数(CI-S)1.0;唾液分泌量:非刺激性唾液流率约0.3ml/min(正常范围0.3-0.4ml/min),刺激性唾液流率约1.2ml/min(正常范围1.0-1.5ml/min),唾液pH值6.8(正常5.6-7.6)。
辅助检查:
1.全口曲面断层片(CBCT):46咬合面牙本质层可见局限性透影区(与临床检查磨损区位置一致),未达髓腔,髓腔形态正常,根管无增粗;45颊侧颈部楔状缺损深度约1mm,未累及牙髓,根尖周组织无异常(骨硬板连续,牙周膜间隙均匀);全口牙槽骨高度正常(位于釉牙骨质界根方2mm内),无吸收;余牙未见龋损、根尖周病变及埋伏牙。
2.牙髓活力测试(电活力测试):46电测值15μA(正常范围10-30μA),45电测值18μA,余牙电测值12-25μA,双侧同名牙(35、36)电测值14μA、16μA,左右侧差异<5μA,提示牙髓活力正常。
诊断:
1.牙本质过敏症(46、45);
2.牙体磨损(46,中度);
3.楔状缺损(45,轻度);
4.龈上牙石(全口,轻度)。
鉴别诊断:
1.可复性牙髓炎:多由深龋、楔状缺损或牙隐裂引起,冷诊刺激去除后疼痛持续数秒,电活力测试反应敏感且持续,而本例患者冷诊疼痛为一过性,电测值在正常范围,无龋损及隐裂,故可排除。
2.中龋/深龋:龋病表现为牙体硬组织色形质改变,探诊龋洞时敏感,X线片可见龋坏透影区,而本例46、45无龋损(视诊、探诊及X线均未发现龋洞),故排除。
3.牙周炎伴根面敏感:牙周炎患者多有牙龈萎缩、牙根暴露,PD>4mm,CAL≥1mm,而本例PD2-3mm,无附着丧失,牙根无暴露,故排除。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