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八年级叙事习作范文-元宵节-我最期待的节日作文.docxVIP

初中八年级叙事习作范文-元宵节-我最期待的节日作文.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初中八年级叙事习作范文-元宵节-我最期待的节日作文

《元宵节:灯火里的年味儿,糖霜里的甜》

冬末的风还带着点刺骨的凉,可巷口的糖炒栗子摊已经支起来了,铁铲翻炒栗子的“沙沙”声混着甜香,顺着风飘进楼道。我趴在窗台上,看着对面的张奶奶搬出竹筛子,把刚买回来的糯米粉倒在竹匾里,阳光照在细白的粉上,像撒了一层薄雪。“快了,快了,”奶奶在厨房里择着香葱,声音带着笑,“再过三天,就是元宵节啦。”

一、腊月里的“预热”:从一袋糯米粉开始

我对元宵节的期待,从来不是从正月十五那天才开始的。就像冬天里的第一片雪花,总在无声中积蓄着惊喜。这种期待,往往从腊月底,妈妈从超市背回那袋沉甸甸的糯米粉时,就已经悄悄发芽了。

那袋糯米粉是妈妈特意选的“水磨粉”,包装袋上印着“江南糯米,古法研磨”的字样。她总说,只有水磨粉做的汤圆,才够软糯,够“黏牙”。回到家,妈妈会把糯米粉倒进一个大瓷盆里,一边用筷子轻轻搅拌,一边念叨:“一斤粉配半斤水,水温得是四十度的,太烫了粉会熟,太凉了团不成型。”我蹲在旁边,看她把手指伸进水里试温度,指尖沾着水珠,在阳光下亮晶晶的。

“来,你也试试?”妈妈笑着把筷子递给我。我接过筷子,学着她的样子搅动粉,可粉和水好像总不听话,一会儿结成硬块,一会儿又稀得像粥。妈妈笑着把我的手包进她的掌心,带着我慢慢揉:“别急,粉要‘吃’水,得有耐心。”她的手心暖暖的,带着淡淡的洗衣粉香,混着糯米粉的清甜,成了我对元宵节最早的嗅觉记忆。

除了糯米粉,家里的“元宵储备库”也在悄悄丰富。奶奶从菜市场买回来黑芝麻、花生、红豆,还有一大块猪油。“黑芝麻要炒香,花生要烤脆,红豆要煮得烂乎乎的,这样包出来的汤圆才够香。”奶奶坐在小马扎上,面前摆着石磨,她把炒好的黑芝麻放进磨眼里,手摇磨柄,“吱呀吱呀”的声音,像一首老歌,在屋檐下飘了很久。

我蹲在旁边看,黑芝麻被磨成细密的粉,混着猪油的香气,馋得我直流口水。奶奶就用小勺舀了一点点,放在手心搓成小球,递给我:“尝尝,甜不甜?”我赶紧放进嘴里,芝麻粉在舌尖化开,甜而不腻,带着坚果的香。奶奶看着我咂嘴的样子,笑得眼睛都眯成了缝:“这可是给你的‘试吃员’奖励,等正式包汤圆,可不许偷吃馅儿啦!”

最让我期待的,是爸爸的“灯笼工程”。每年元宵节前,爸爸都会花一个周末的时间,做一盏新的灯笼。今年,他提前买来了竹篾、红绸、流苏,还有一个小小的LED灯珠。“今年咱们做宫灯,比你去年那个兔子灯还漂亮!”爸爸把竹篾泡在热水里,双手灵活地弯折着,竹篾发出轻微的“咔嚓”声,在他手里变成了灯笼的骨架。

我帮着他递红绸,看着他把绸子蒙在骨架上,用胶水仔细粘好。宫灯的四面,妈妈还用金线绣了简单的花纹——梅兰竹菊,各占一面。“等灯亮起来,这些花纹就会在墙上投影子,可好看了。”妈妈一边绣,一边说。我仿佛已经看到,元宵节那晚,这盏宫灯挂在阳台上,红绸被灯光照得透亮,流苏轻轻摇曳,把整个房间都染成了温柔的红色。

腊月里的这些准备,像一场无声的序曲,慢慢拉开了元宵节的序幕。每一袋糯米粉,每一勺芝麻馅,每一根竹篾,都藏着家人对我的爱,也藏着我对这个节日最朴素的期待——不是因为它有多热闹,而是因为它被家人赋予了“家”的温度。

二、正月十五的“烟火气”:从清晨到深夜的团圆

元宵节的清晨,是被一阵阵香气唤醒的。我睁开眼,就闻到厨房飘来的甜香——奶奶正在煮汤圆。锅里的水“咕嘟咕嘟”地冒着泡,汤圆在水里翻滚,像一群白白胖胖的小鸭子。“起来了?快洗漱,汤圆煮好了,趁热吃!”奶奶的声音从厨房传来,带着笑意。

我飞快地爬起来,跑到厨房,看见灶台上已经摆了一盘煮好的汤圆。它们胖乎乎的,躺在盘子里,像一个个小雪球,表面还带着水汽,在灯光下泛着柔和的光。我拿起一个,吹了吹,小心翼翼地咬了一口——黑芝麻馅立刻流了出来,混着猪油的香气,甜得人心里发颤。“奶奶,这汤圆比去年还好吃!”我含糊不清地说。

奶奶笑着用勺子舀起一个:“慢点吃,别烫着。这馅儿是你爸爸昨天晚上炒的,他说今年的黑芝麻特别香,多炒了一会儿。”爸爸站在旁边,手里拿着报纸,听到这话,嘿嘿笑了两声:“今年的糯米粉也是特意从老家带来的,说老家磨的粉,才够地道。”

一家人围坐在餐桌旁,吃着热气腾腾的汤圆,窗外是冬末的阳光,暖洋洋地照进来。妈妈说:“汤圆要吃四个,寓意‘四季平安’。”我数了数,盘子里刚好有四个,每个都鼓鼓的,好像装满了祝福。奶奶一边吃,一边讲她小时候的元宵节:“我们小时候哪有这么好的糯米粉,汤圆是用糯米粉团捏的,馅儿只有一点点,糖都舍不得多放。可一家人围坐着吃,也觉得甜得很。”

吃完汤圆,妈妈开始准备“元宵节大餐”——红烧肉、清蒸鱼、炒时蔬,满满一桌子菜。“元宵节嘛,就

文档评论(0)

雪雪子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