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
·学习目标:
1.了解词的常识;理解诗歌内容,熟读背诵。
2.掌握鉴赏诗歌的方法:知人论世,解读意象,分析手法,体会情感。
3.比较鉴赏,加深对诗歌思想内容和艺术手法的掌握。
;活动一:
1、介绍常识、作者、背景
2、诵读词作
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了解相关常识;巩固词的常识;李煜早年过得无忧无虑,闲散自在,读书识字、作诗填词、弹琴度曲。
958年,李煜先后失去兄长、父母和妻儿,使他步入了沉痛压抑的后半生。
961年,李煜即位后,面对日益强盛的北宋,南唐只能一再委曲求全,但这也未能阻止宋兵围城的步伐。
975年,南唐在与宋交战中不敌、最终亡国,这一年李煜39岁。被俘至汴京后,李煜开始了凄惨悲凉的俘囚生涯。
978年,被宋太宗赐服牵机药而死,享年42岁。;活动二:串讲诗句,理解内容(抓关键词,理思路)
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1、“春花秋月”本来是美好的事物,作者为什么希望它们结束呢?
2、“往事知多少”中的“往事”所具体指什么?(即作者怀念的是什么)
3、“只是朱颜改”,改变的仅仅是“朱颜”吗?
4、“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一句有何表达效果?;活动三:深入研读、体会情感,分析艺术手法
1、结合写作背景、作者经历,体会具体愁情。
2、分析艺术手法,明确词人如何写愁。
;《虞美人》的手法:
①以乐景写哀情,倍增其哀。春花秋月、小楼东风、雕栏玉砌等美好的意象勾起词人对往事、故国、朱颜的回忆,表现词人的悔恨伤感。
;《虞美人》的手法:
②虚实结合、今昔对比:将“春花秋月小楼东风雕栏玉砌”等恒久不变的景物和“往事、故国、朱颜”的短暂无常对比,表现词人的物是人非之痛。
;虚实结合的手法:
【虚实结合】又叫虚??相生,指现实的景事与想象的景、事互相映衬,交织在一起。虚实结合,能激发读者的联想和想象,丰富诗歌内容,扩大诗歌意境,使作品中的形象更丰满,使感情表达得更充沛、更淋漓尽致。
实指客观世界中存在的眼前之景、现实之景,是可以通过视觉、听觉等感觉捕捉到的部分。
虚,指诗歌中的假想之景、想象之景、回忆之景,是作者主观想象的部分。
;具体来说,诗歌中的虚写包括以下三类:
①神仙鬼怪或梦境。作者往往借助这类虚无的境界来反衬现实。这就叫以虚象显实境。如苏轼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中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这是写词人梦中与亡妻相见之景,是虚写。
②现实已逝之景。这类虚景是作者曾经经历过或历史上曾经发生过的景象,但现在不在眼前。如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再现了火烧赤壁这一史实,但不是发生在眼前,故也是虚写。
;③设想的未来之景。这类虚景是还没有发生的,它表现的情景将一直延伸到未来而不断绝。如柳永的《雨霖铃》中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是设想的别后的情景:一舟离岸,词人酒醒梦回,只见习习晓风吹拂萧萧疏柳,一弯残月高挂柳梢。这是虚写。
;《虞美人》的手法:
③以景结情:《虞美人》的结句运用以景结情的手法,同时运用了设问、比喻、夸张的修辞方法,写出了愁情之多、之绵延不绝。
;以景结情的手法:
是诗歌结构技巧的一种,也借景抒情的抒情方式之一,指诗歌以写景结束,即诗歌的最后一句或两句是景物描写,是画面。
效果:读者通过对画面的想象来感受作者情感,韵味无穷。
;活动四:比较鉴赏,巩固拓展
比较《声声慢》《虞美人》在思想内容、艺术手法方面的异同,深入体味两首词作的“愁”情。
;意象对比:
春花秋月、小楼东风、雕栏玉砌等美好的意象勾起词人对往事、故国、朱颜的回忆,表现词人的悔恨伤感。
淡酒、急风、过雁、黄花、梧桐、细雨等
伤感愁苦类意象的堆叠,营造了冷清凄凉的意境,表现词人内心的孤寂愁苦。
;《虞美人》与《声声慢》的异同:
相同点:①思想感情方面:都抒发了浓重的“愁情”——亡国之痛。
②艺术手法方面:“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都是直抒胸臆的抒情方式。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