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峨眉山月歌/李白
课程:初中语文
教材:初中语文统编版(2024)七年级上册
章节:峨眉山月歌/李白
教材分析
《峨眉山月歌》是李白的一首七言绝句,被选入初中语文教材。诗描绘了峨眉山上高悬半轮秋月,月影倒映在平羌江随波流动的美景,后写诗人夜间乘船从清溪出发驶向三峡,心中思念友人却只能顺江而下渝州。教材选入此诗,意在让学生感受李白诗歌清新自然、意境开阔的风格,体会诗人在旅途中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同时引导学生学习借景抒情手法,提升诗歌鉴赏能力,感受古代诗歌的魅力,增强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学情分析
初中阶段学生已具备一定诗歌鉴赏基础,能初步感受诗歌韵律美。学习《峨眉山月歌》,学生会因诗中描绘的秋月、江水等意象,体会到离乡远行的淡淡愁绪与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且诗歌语言简洁、朗朗上口易于诵读。学习核心要点在于理解诗歌所营造的意境及蕴含的情思,难点则是把握“月”这一意象串联起的时空转换,体会诗人一路行来不断变化的情感脉络。
教学目标
1.语言建构与运用:积累古诗词中如“半轮”“入”等生动的词汇,学会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首古诗,提高古诗的诵读与理解能力。
2.思维发展与提升:能通过诗句想象诗人行船的路线及沿途景象,体会诗人连续用地点转换来推进诗歌情节的逻辑思维方式。
3.审美鉴赏与创造:感受诗歌描绘的峨眉山月、江水等画面的清幽之美,体会诗人借景抒情所传达出的淡淡的思念之情,提升审美感知能力。
4.文化传承与理解:了解李白及其诗歌风格,感受古诗中蕴含的传统文化韵味,增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喜爱之情。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理解诗句内容,体会诗歌描绘的意境。
教学难点:
感悟诗人借月抒发的依依惜别和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课前任务
课前任务一:搜集资料
任务内容:请同学们利用网络或书籍等资源,搜集关于李白的生平事迹、诗歌风格特点以及峨眉山、平羌江、清溪、三峡、渝州这些地方的地理位置和相关介绍等资料。
任务要求:
将搜集到的关于李白的资料整理成一段简短的文字,字数在200字左右,能够概括出其主要生平经历和诗歌风格的突出特点。
针对诗中提到的各个地方,在地图上找出它们大概的位置,并简单记录下每个地方的一处特色景点或相关传说等,每个地点的记录不超过50字。
课前任务二:圈画批注初体验
任务内容:认真阅读《峨眉山月歌》这首诗,尝试圈画出你认为写得特别精彩的字词或诗句,并在旁边简要批注出你觉得精彩的理由。
任务要求:
至少圈画出两处你认为精彩的地方。
批注理由要结合诗句本身的含义以及自己的初步理解来写,每个批注的字数在20-30字左右。
课堂导入
同学们,我们都知道李白是浪漫主义诗人,他的诗充满奇幻想象。今天要学的《峨眉山月歌》,描绘了他初离蜀地的独特见闻与情思。想象一下,秋夜中,峨眉山头高悬半轮明月,月影随平羌江水悠悠流淌,这样的画面美不美?让我们走进李白这首诗,感受他在旅途中的心境吧。
探究新知
初读课文,概括梳理
【作者简介】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其一生渴望入仕一展抱负,却又历经坎坷。诗作风格豪放飘逸、意境奇妙,代表作有《静夜思》《望庐山瀑布》等,在我国文学史上占据极为重要的地位。
【写作背景】
这首诗是李白年轻时初离蜀地时所作。当时李白怀着对外面世界的憧憬,离开家乡踏上旅途。他沿途见到诸多美景,心中既有对家乡山水的不舍,又有对未来的无限期待,于是写下此诗抒发情怀。
文学文化常识:
峨眉山,位于四川峨眉山市西南,是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地势陡峭,风景秀丽,素有“峨眉天下秀”之称。平羌江,即青衣江,是岷江支流,在今四川中部峨眉山东北。清溪,即清溪驿,在四川犍为峨眉山附近。渝州,今重庆一带。
【文体知识】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七言绝句是绝句的一种,每句诗由七个字组成,全诗共四句,通常有严格的韵律要求,读起来朗朗上口,具有很强的节奏感和音乐美,能以简洁的篇幅表达丰富的情感和意境。
【文题解读】
“峨眉山月歌”,“峨眉山”点明地点,“月”是贯穿全诗的重要意象,整首诗围绕着峨眉山的月色展开描写。诗人借峨眉山月,既描绘了沿途的美丽夜景,又寄托了自己离乡时复杂的情思,如对家乡的思念、对旅途的憧憬等。
【课文诵读】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朗读方法:
初读时,要求学生读准字音,按照节奏划分,读得通顺流畅,感受诗句的基本韵律。
再读时,引导学生在理解诗句情感的基础上,读出情感,如“思君不见下渝州”一句,要读出诗人那种淡淡的惆怅之感,让诗句的意境通过朗读展现出来。
设计意图:通过节奏划分和不同层次的朗读指导,帮助学生读准字音、读通诗句,进而感受古诗文的韵律美,在朗读中体会诗人的情感,更好地理解诗歌意境。
【疏通文意】
译文:
峨眉山上,半轮明月高高地挂在山头,月亮倒映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初中语文统编版(2024)七年级上册9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_鲁迅教学设计.docx
- 初中语文统编版(2024)七年级上册10 往事依依_于漪教学设计.docx
- 初中语文统编版(2024)七年级上册11_ 再塑生命的人_海伦·凯勒教学设计.docx
- 初中语文统编版(2024)七年级上册12 《论语》十二章教学设计.docx
- 初中语文统编版(2024)七年级上册13 纪念白求恩_毛泽东教学设计.docx
- 初中语文统编版(2024)七年级上册14 回忆我的母亲_朱德教学设计.docx
- 初中语文统编版(2024)七年级上册15_ 梅岭三章_陈毅教学设计 (1).docx
- 初中语文统编版(2024)七年级上册15_ 梅岭三章_陈毅教学设计.docx
- 初中语文统编版(2024)七年级上册17 猫_郑振铎教学设计.docx
- 初中语文统编版(2024)七年级上册18 我的白鸽_陈忠实教学设计.docx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