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矿山环境保护重点内容总结资料
一、矿山污染综合防控
(一)大气污染防治
扬尘管控关键措施
源头抑制:表土剥离、钻孔爆破、破碎筛分等工序全程洒水降尘,爆破后30分钟内进行喷雾处理;排土场、尾矿库堆存区域采用防尘网全覆盖(覆盖率≥95%),定期洒水保湿(含水率维持在15%-20%)。
过程治理:运输道路硬化处理,设置车辆自动冲洗装置(冲洗压力≥0.3MPa),运输车辆加盖篷布(密闭率100%);破碎车间安装脉冲袋式除尘器(除尘效率≥99%),废气经处理后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
无组织排放控制:矿区边界设置扬尘监测点(每200米1个),TSP浓度不得超过1.0mg/m3,超限时加密洒水频次至每2小时1次。
废气治理技术要求
燃煤锅炉:采用低氮燃烧技术,配套脱硫脱硝装置,二氧化硫排放浓度≤50mg/m3,氮氧化物≤100mg/m3;
矿堆自燃:定期监测煤矸石等易自燃矿堆温度(每周1次),温度超过60℃时采取翻堆降温、黄土覆盖等措施,抑制有毒有害气体释放。
(二)水污染防治
生产废水处理与回用
分类处理:采矿废水经截排水沟收集至沉淀池(停留时间≥4小时),添加絮凝剂(聚合氯化铝投加量50-80mg/L)沉淀后,再经滤池过滤;淋溶水执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一级标准后,优先用于矿区降尘、车辆清洗等循环利用,余量达标排放。
矿井水处理:采用“沉淀+过滤+消毒”工艺,悬浮物去除率≥90%,COD≤60mg/L,处理后水质满足《煤炭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20426-2006),部分深度处理后可用于井下防尘或周边农田灌溉。
地下水保护措施
防渗工程:尾矿库、沉淀池、危废暂存间等区域铺设双层HDPE防渗膜(厚度≥1.5mm),防渗系数≤1×10?1?cm/s;
含水层修复:对开采导致的地下水漏斗区,采用帷幕注浆、人工回灌等技术封堵渗漏通道,回灌水源优先选用处理后的矿井水,回灌量根据地下水位监测数据动态调整;
水质监测:建立地下水监测井网(开采区每500米1眼,下游1000米内增设3-5眼),每月监测pH、矿化度、重金属等指标,确保水质符合《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2017)Ⅲ类要求。
(三)固体废物处置
分类管控体系
废物类型
处置要求
技术标准
一般固废
剥离表土单独堆存,用于后期土地复垦;沉淀池泥渣脱水后运至排土场分层压实(压实度≥90%)
堆存边坡角≤35°,周边设置截排水系统
危险废物
废机油、废电解液等存入专用危废暂存间(面积≥5m2,防渗漏、防腐蚀),定期交由有资质单位处置
执行《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23)
尾矿渣
采用干式堆存或充填采矿法回填采空区,湿式尾矿库需设置防渗坝、渗滤液收集系统
尾矿库安全超高≥1.5m,干滩长度≥100m
资源化利用路径
煤矸石:用于制砖、发电或充填采空区,利用率≥85%;
金属矿尾渣:提取稀有金属后,剩余渣体用于生产建材骨料,减少堆存占地。
二、矿山生态修复工程
(一)地形地貌修复
关键区域整治
露天采场:采用“削坡减载+台阶式整形”,最终边坡角根据岩性确定(软岩≤25°,硬岩≤45°),平台宽度≥3m,坡面采用喷播植草或混凝土网格防护;
排土场:分层碾压整形(每层厚度≤1.5m),恢复自然坡度(≤15°),顶部设置2%-3%排水坡,防止积水引发滑坡。
覆土与土壤改良
覆土厚度:乔木种植区≥60cm,灌木区≥40cm,草本区≥20cm,优先使用矿区剥离表土,不足部分采用客土+有机改良剂(腐熟秸秆、有机肥掺量≥10%);
土壤修复:对重金属污染土壤,采用植物修复(种植蜈蚣草、东南景天等超富集植物)与化学淋洗(柠檬酸浓度0.1mol/L)结合的方式,修复后重金属含量需符合《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GB15618-2018)。
(二)植被恢复重建
植物选型与配置
乡土优先:选择耐旱、耐贫瘠的本土物种,如华北地区选用油松、沙棘、紫花苜蓿,西南地区选用云南松、车桑子、狗牙根;
群落构建:采用“乔-灌-草”混交模式,乔木行距2-3m、株距1.5-2m,灌木与草本呈带状间植,植被覆盖率需达到当地原生植被的70%以上。
种植与管护技术
种植时机:春季(3-4月)或秋季(9-10月),干旱地区采用容器苗造林,提高成活率(≥85%);
后期管护:设置围栏防护(高度≥1.2m),前3年每年浇水2-3次,每年开展1次病虫害防治,5年后进行植被郁闭度监测(需≥0.6)。
(三)景观与生物多样性保护
景观协调修复
工业场地:拆除废弃建筑,清理建筑垃圾,建设绿地、花坛等景观设施,绿化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