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切削液原位绿色低碳智慧回收利用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pdf

《废切削液原位绿色低碳智慧回收利用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T/CASMESXXXX—XXXX

废切削液原位绿色低碳智慧回收利用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废切削液原位绿色低碳智慧回收利用的技术要求、智慧控制系统要求、绿色低碳、操

作流程、检验方法、安全与环保要求以及档案管理等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机械加工行业产生的废切削液在生产现场进行的原位绿色低碳智慧回收利用处理。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265石油产品运动粘度测定法和动力粘度计算法

GB/T6144合成切削液​

GB8978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T23331能源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

GB/T32150工业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和报告通则

HJ637水质石油类和动植物油类的测定红外分光光度法

3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4技术要求

4.1废切削液预处理

4.1.1应先去除废切削液中的大颗粒杂质(粒径大于1mm),可采用滤网过滤、沉淀等方式,去除效

率应不低于95%。​

4.1.2对于含有浮油的废切削液,应进行除油处理,除油后废切削液中的油含量应不大于50mg/L,

可采用隔油、吸油毡吸附等工艺。

4.2核心回收处理工艺​

4.2.1可采用超滤、反渗透、离子交换等工艺组合进行废切削液深度处理,处理后再生切削液的性能

应符合GB/T6144中相应类型切削液的指标要求,具体包括外观、pH值、运动黏度(40℃)、防锈

性能等。​

4.2.2再生切削液的回收率应不低于80%,即处理后得到的再生切削液体积与处理前废切削液体积的

比值不小于80%。​

4.2.3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废渣、浓缩液等副产物,应按照相关环保要求进行妥善处置,不得随意排放。

其中,废渣的含水率应不大于60%,便于后续运输和处理。

4.3设备要求​

4.3.1用于废切削液原位回收利用的设备,应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设备运行故障率应不高于

3%/年。​

4.3.2设备与废切削液接触的部件应采用耐腐蚀材料,如不锈钢304、聚四氟乙烯等,避免因材料腐

蚀导致污染物溶出。​

4.3.3设备的能耗应符合低碳要求,单位体积废切削液处理能耗应不大于5kW·h/m³。​

1

T/CASMESXXXX—XXXX

4.3.4设备应配备必要的安全保护装置,如过载保护、漏电保护、压力过高保护等,确保设备运行安

全。

5智慧控制系统

5.1数据采集​

5.1.1智慧控制系统应能实时采集废切削液原位回收利用过程中的关键参数,包括废切削液的温度、

pH值、浊度、油含量、电导率、流量,以及设备的运行温度、压力、电流、电压等。​

5.1.2数据采集频率应不低于1次/min,数据采集精度应满足:温度±0.5℃、pH值±0.1、浊度±1

NTU、油含量±5mg/L、流量±2%FS(满量程)。​

-6

5.1.3采集的数据应能准确、稳定传输至数据处理单元,传输误码率应不大于10。

5.2数据分析与决策​

5.2.1系统应具备数据分析功能,能够对采集到的实时数据和历史数据进行统计、趋势分析、异常识

别等。当关键参数超出预设正常范围时,系统应能及时发出预警信号。​

5.2.2系统应能根据数据分析结果,结合预设的工艺优化算法,为废切削液回收利用工艺参数调整提

供决策支持,如自动调整过滤精度、除油时间、药剂投加量等。​

5.2.3系统应具备数据存储功能,存储的历史数据保存时间应不小于1年,便于后续查询、分析和追

溯。

5.3自动控制

5.3.1智慧控制系统应能根据决策结果,自动控制相关设备的运行状态,实现工艺参数的自动调节,

控制精度应满足:pH值控制偏差±0.2、温度控制偏差±1℃、流量控制偏差±3%FS。​

5.3.2系统应具备手动/自

文档评论(0)

fdfdsos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100020006000001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