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易误辨析.docVIP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易误辨析.doc

此“司法”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此文发表于《教学考试·高考历史》2016年第5辑)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易误辨析

山东省利津县第一中学杨富丁(257400)

1.巴黎公社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巴黎公社的建立并没有以马克思主义做为指导。从背景看,巴黎公社是法国无产阶级自发进行的一场革命,具有很大的偶然性和突发性。从革命的发生可以看出,巴黎公社不是有组织、有计划的发展起来的,是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中,在法国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尖锐化的情况下,无产阶级进行的一场突发性的革命。正如马克思所说,巴黎公社“不过是特殊条件下一个城市的起义”,马克思主义或马克思本人并没有直接指导革命和公社的诞生。从公社委员会的人员组成看,巴黎公社没有明确的指导思想,正如马克思所说,“公社的大多数人根本不是社会主义者,也不可能是社会主义者”。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尝试,它的实践,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学说,为国际社会主义运动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

2.十月革命是一场伟大的暴力革命。参与这场革命的美国记者约翰·里德在《震撼世界的十天》中这样写道:“当我们来到海军大街的那一时刻,有人喊叫了起来:有个士官生被派来说,他们在等着我们去并赶走他们!听到了口令声,而在这漆黑的夜里,我看到了黑压压的人群,他们在默默地前进,只有沉重的脚步声和武器的撞击声打破这寂静。就象一条黑色的河流灌满了大街,没有歌声,没有喊叫,我们涌到了红色的拱门下。……进入广场,我们奔跑起来,俯下身子,一个挨着一个。我们就这样跑着,直到突然撞上了亚历山大石柱的基座。……在这里停留几分钟后,这支约有数百人的队伍精神振奋起来,突然在没有任何命令的情况下,又向前冲去。这时,冬宫的所有窗户射出明亮的灯光下,我注意到先头的两三百人都是赤卫队员,他们中间士兵很少。我们爬上木柴堆城的障碍物,而又立即跳了下来,并爆发出惊喜的喊叫声,我们脚下竟然是成堆的被士官生扔掉的步枪。宫门两边人口处的门洞开着,从那里闪烁出的灯光,但是大殿里没有传出任何的声响。”据第二天就到冬宫观看现场情况的著名画家、导演伯努瓦记述说:“熟悉的景象依然如同昔日,看不到任何战斗的痕迹。”(闻一:《列宁在十月》,《学习时报》2007年5月7日。)美国著名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这样描写道:“布尔什维克的军队几乎没有遇到任何抵抗就占领了彼得格勒的重要地点……只是在冬宫发生了流血事件,伤亡人数共计一个红军战士和五个红军水兵。”苏共20大时,赫鲁晓夫就说“当时只死了一个人”,米高扬在苏共20大时坦言:“事实上,十月革命几乎是和平完成的。”

3.十月革命分给农民土地。斯托雷平改革使俄国的经济相对繁荣了,但人们心中的社会不公正感日益突出,“扶强抑弱”政策导致农村“反改革”的平均主义情绪强烈起来。农民要求恢复公社对“斯托雷平农民”(独立农民的另一种称呼)的权威,重新确立农村公社。这种社会诉求是俄国广大农村内部平等意识决定的。当时所展开的“自发夺地斗争”并没有革命政党的组织,所有对“贵族庄园的侵犯和分割都是经过农村公社来组织和协调的”(刘淑春等主编:《“十月”的选择—90年代国外学者论十月革命》,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7年。)。一战后期,农民在村社的组织下不经官方许可自己行使革命权力,86.6%的乡农民执行委员会自行分配土地,3.6%置身于阶级斗争之外,只有不到10%的基层机构听命于政府。1917年夏天确立的农民机构是由贫民和中农组成,他们完成了总数为16298起革命行动中的10210起(A·B·谢多夫:《1917年的农民委员会》,《历史学博士论文摘要》1980年。)。金雁教授认为:“实际上十月革命前农民以传统村社为组织基本上完成了‘自发夺地’的过程,十月革命后苏维埃政府对此表示首肯”(金雁:《历史教学中的十月革命问题(二)》,《历史教学》(中学版)2007年第10期。)。可见,十月革命前绝大部分农民已经自发获得了土地,十月革命由苏维埃政权分给农民的土地非常少。

4.新中国建立,“为中国的现代化发展扫清了障碍”。教材说:“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基本胜利,为中国现代化发展扫清了障碍”(岳麓版《政治文明历程》第88页)。“障碍”换新言之就是困难,新中国建立后,中国在现代化道路上就没有障碍或困难吗?发展道路就畅通无阻吗?事实并非如此。新中国成立以来,虽然现代化的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发展道路上遭遇了不少的障碍或困难。政治和经济建设曲折发展,文化上“双百方针”遭遇挫折。为什么发展会有这些曲折和挫折?显然,发展道路有障碍是难以否定的客观事实。这些曲折和挫折,说明了什么?可作多种分析,但至少不能说明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现代化道路就平坦了,“障碍”就“扫清了”!

通讯地址:山东省利津县第一中学(257400)杨富丁

联系电话:135

文档评论(0)

gnsy05lszrf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自强不息,止于至善!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5年08月05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