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虚”是百病之源?中医教你三步自查与调理,告别面色萎黄、浑身乏力.docxVIP

“脾虚”是百病之源?中医教你三步自查与调理,告别面色萎黄、浑身乏力.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你是否常常感到:浑身乏力,能坐着绝不站着,能躺着绝不坐着;面色萎黄,黯淡无光,仿佛永远睡不醒;食欲不振,看到美食也提不起兴趣,或者吃完后腹胀难消;大便总是不成形,容易粘在马桶上……如果你频频中招,那么很可能,你的“脾”已经处于虚弱状态了。在中医理论中,“脾”的地位极其崇高,被誉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它不仅仅是指我们腹腔内的那个实体器官,更是一个主管消化、吸收、输布水谷精微的庞大功能系统。我们可以把它形象地理解为身体的“中央处理器”和“物流总监”。我们吃进去的食物,由胃初步接收,但最终转化为人体能够利用的气、血、津液等能量物质,并输送到全身各个角落,这核心工作都由“脾”来承担。一旦脾的功能减弱,即“脾虚”,就会导致能源危机和物流瘫痪。身体得不到足够的营养,自然会出现乏力、面色差;水湿运化不畅,就会停滞体内,形成痰湿,导致腹胀、大便稀溏、舌苔厚腻。正所谓“脾胃伤则百病生”,脾虚是许多现代亚健康问题的根源。第一步:火眼金睛——自查脾虚的典型信号脾虚并非无迹可寻,它会通过身体的各种信号向我们发出警报。

1.1.看面色:?正常的面色应是红黄隐隐、明润含蓄。脾虚的人,由于气血生化不足,无法上荣于面,多表现为面色萎黄,像旧报纸一样,缺乏光泽,眼袋也可能比较明显。

2.2.察形体:?脾主肌肉。脾虚则肌肉失养,会出现两种极端:一种是消瘦松软,怎么吃都吃不胖;另一种是虚胖,尤其是腹部松软肥胖,肉捏起来软塌塌的,这是典型的脾虚湿盛表现。

3.3.感体倦:?最容易也最被忽视的信号。总感觉疲惫不堪,说话有气无力,稍微活动就气喘吁吁,总想躺着。这是脾气不足,无法为身体提供足够能量的直接表现。

4.4.问饮食:?食欲低下,吃饭像完成任务。或者吃完后感觉腹部胀满,很久不消化。口淡无味,喜欢吃重口味的食物来刺激味蕾。

5.5.观二便:?最典型的特征是大便稀溏、不成形,容易粘在马桶上,冲不干净。这是因为脾虚不能正常运化水湿,水湿直接下注大肠。

6.6.看舌象:?对着镜子伸出舌头,如果看到舌体胖大,边缘有牙齿压迫的痕迹(齿痕舌),舌苔白腻,这几乎是脾虚湿盛的“标准照”。

第二步:对号入座——脾虚的常见分型与调理核心脾虚是一个总称,细分为不同情况,调理方法也各有侧重。

??1.脾气虚——能量不足型

??核心病机:?脾的生理功能减退。

??主要症状:?上述的乏力、气短、懒言、食欲不振、面色萎黄等基础症状最为明显。

??调理方向:?补气健脾。

??食疗推荐:??山药薏米芡实粥。山药健脾益气,薏米利湿,芡实固涩,三者同用,补而不腻,是平补脾气的佳品。平时可多用黄芪、党参、太子参等泡水或煲汤。

??2.脾阳虚——能量不足兼寒冷型

??核心病机:?脾气虚进一步发展,导致温煦功能减退。

??主要症状:?具备脾气虚的所有症状,同时伴有明显的“寒象”,如腹部怕冷,喜温喜按,吃凉的就腹泻,手脚冰凉。

??调理方向:?温中健脾。

??食疗推荐:??生姜红糖水或干姜炖鸡汤。生姜、干姜是温中散寒的利器,非常适合脾阳虚的人。日常饮食务必忌食生冷寒凉,如冰淇淋、冷饮、凉拌菜等。

??3.脾虚湿盛——物流瘫痪型

??核心病机:?脾虚导致水湿内停,是脾虚最常见的继发问题。

??主要症状:?身体沉重、头脑昏沉如裹湿布、痰多、口中粘腻、大便粘腻不爽、舌苔厚腻。

??调理方向:?健脾与利湿双管齐下。

??食疗推荐:??红豆薏米汤(注意:薏米性偏凉,可炒制后使用以缓和药性)。陈皮是理气燥湿的宝贝,泡水喝效果很好。

第三步:长治久安——融入生活的健脾“组合拳”调理脾虚,绝非一朝一夕之事,关键在于将养生融入日常。

??饮食有节:?这是养脾的第一要义。定时定量,细嚼慢咽,给脾胃充足的时间去工作。食物应以温和、易消化的五谷杂粮为主,《黄帝内经》言“五谷为养”,小米、南瓜、红薯等都是健脾佳品。

??穴位按摩:?每天花10分钟,刺激健脾要穴。

??足三里(犊鼻下3寸):?是强身健体的第一大穴,有“常按足三里,胜吃老母鸡”之说,能燥化脾湿,生发胃气。

??阴陵泉(胫骨内侧髁下缘凹陷中):?是健脾祛湿的要穴,善于解决湿气困脾的问题。

??公孙穴(第1跖骨基底前下方):?脾经的络穴,通冲脉,对缓解腹胀、胃痛有奇效。

??情志调摄:?中医认为“思伤脾”。过度思虑、焦虑会直接影响脾的运化功能。学会释放压力,培养兴趣爱好,适度运动,是另一种形式的“健脾”。

??适度运动:?“脾主四肢”,适当的运动能锻炼肌肉,反过来增强脾的功能。快走、慢跑、瑜伽等都是不错的选择,以微微出汗、身心舒畅为度,避免过度劳累耗气。

结语脾是健康的基石,养好脾胃就是投资自己的未来。通过自查、明理、行动三步走,持之以恒地践行健康生活方式,你就能从根本上告别疲惫,重获充盈的气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99****827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