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铁路工程路基施工测量施工关键工序操作手册
一、手册说明
适用范围:本手册聚焦铁路工程路基施工测量关键工序,涵盖全站仪极坐标法放样、GPSRTK测量放样、普通水准测量、地基处理放样、路基填筑/路堑开挖放样及竣工测量,适用于现场测量工程师、测量员,指导规范完成核心操作。
编制依据:《工程测量通用规范》(GB55018-2021)、《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10101-2018)、《高速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10601-2009)、《铁路路基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TB10302-2020)、本工程设计图纸及设备厂家技术文件。
核心目标:明确各关键工序操作标准与质量管控要点,确保测量精度达标(如中线桩偏差≤10mm、水准闭合差≤20√Lmm),为路基施工提供精准定位与高程依据。
二、关键工序操作流程及要求
2.1关键工序一:全站仪极坐标法放样
2.1.1工序流程
仪器架设与设站→放样操作→点位确认与记录
2.1.2操作要点
仪器架设与设站:
选择视野开阔、无遮挡的控制点架设全站仪,三脚架高度适中(与观测员胸口平齐),踩实三脚架腿,确保稳固;
打开仪器电源,完成对中(光学对中偏差≤1mm)、整平(电子气泡偏差≤1″),360°旋转仪器检查精平状态,若偏差超差重新整平;
输入现场温度(±0.5℃)、气压(±5hPa)及棱镜常数(按棱镜型号设定,通常0-30mm),量取仪器高(从控制点顶面至仪器中心,精确至1mm)并输入;
调入后视点坐标,照准后视点棱镜,启动设站程序,若后视点有棱镜,输入棱镜高(精确至1mm),测量后视点坐标,与已知数据比对,偏差≤5mm为合格,超限需检查对中、整平或后视点标识。
放样操作:
输入拟放样点设计坐标(X、Y、H),启动放样功能,仪器显示放样点方位角及与测站点的平距;
观测员转动仪器至目标方位角,指挥司镜员将棱镜移至视线方向,测量当前棱镜位置平距D;
计算实测距离D与设计距离D0的差值△D(△D=D-D0),指挥司镜员沿视线方向调整棱镜位置(△D为正则远离测站点,为负则靠近),重复测量调整,直至△D≤5mm(放样限差)。
点位确认与记录:
定位完成后,测量放样点实际高程,与设计高程比对,偏差≤10mm为合格;
在放样点处打入木桩(顶部钉铁钉),或用石灰粉标记,在木桩旁标注点位名称(如“K1+200中线桩”)、里程及高程;
一站放样完成后,若需换站,新站设站完成后,需检测已放样的2-3个点位,偏差≤10mm方可继续;全部放样完成后,随机抽检10%点位,合格后填写《放样记录表》,提交现场技术员。
2.1.3质量控制
控制项目
标准要求
检查方法
仪器对中整平
对中偏差≤1mm,电子气泡≤1″
光学对中器观察、仪器显示检查
设站偏差
后视点坐标比对偏差≤5mm
全站仪实测值与已知值比对
放样点位偏差
平面偏差≤10mm,高程偏差≤10mm
全站仪复测、钢卷尺量测
记录完整性
点位名称、里程、高程及测量人员签字齐全
查看《放样记录表》
2.1.4安全注意事项
仪器架设避开高压线(距离≥10m)、交通要道及不稳定区域(如边坡、松软地面),必要时设置防护栏或警示标识;
观测员操作仪器时,避免身体触碰三脚架,司镜员移动棱镜时注意脚下障碍物,避免摔倒;
既有线附近放样时,2人一组,1人操作,1人监护,严禁在铁路限界内停留,避让来往列车。
2.2关键工序二:GPSRTK测量放样
2.2.1工序流程
基准站设置→流动站参数计算→现场放样→成果复核
2.2.2操作要点
基准站设置:
选择CPI或CPII控制点(视野开阔,无高大建筑物、树木遮挡,远离电磁干扰源)架设基准站,三脚架整平对中,固定GNSS接收机;
连接基准站电台(或4G模块),开机后进入设置界面,选择坐标系统(如“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输入基准站控制点坐标(X、Y、H)及天线高(从控制点顶面至天线相位中心,精确至1mm);
设定基准站采样率(1Hz)及发射频率(450-470MHz,无干扰频段),启动基准站,确认电台信号强度≥80%,数据正常发送。
流动站参数计算:
流动站开机,连接手簿,进入RTK软件,新建项目,输入与基准站一致的坐标系统及投影参数(中央子午线、抵偿高程面);
在附近已知控制点(至少2个)上安置流动站棱镜,测量控制点坐标(流动站保持固定解状态,持续观测30s);
启动参数计算功能,软件自动计算平面转换参数(ΔX、ΔY、旋转角α)及高程拟合参数,参数计算完成后,复测第三个控制点,平面偏差≤20mm、高程偏差≤30mm为合格,超限需重新计算。
现场放样:
在RTK软件中导入放样点设计数据(或手动输入坐标),选择“点放样”模式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第25课《人民解放战争》(共21张ppt).pptx
- T梁预制及架设安全专项施工方案.doc VIP
- 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doc VIP
- 《浙江省城市轨道交通100kmh AH型电客车架修技术规范》.pdf VIP
- 2025内蒙古锡林郭勒盟正蓝旗招聘社区工作者18人考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杭州西奥电梯有机房客梯使用维护说明书.docx
- 江西中烟工业公司笔试试题2025.docx VIP
- 《GB/T 40484-2021城市轨道交通消防安全管理》.pdf
- 《我是中国公民》教学设计最终版.docx VIP
- 88J14-4(2006) 北京四合院建筑要素图.doc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