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一、认知基础:明确热锅的界定与常见场景
演讲人
认知基础:明确热锅的界定与常见场景
结语:守护每一双探索的小手
家园共育:构建安全防护网
行为指导:建立远离热锅的具体策略
危害解析:理解摸热锅的多重后果
目录
2025幼儿园健康课不摸热锅课件
引言:守护成长的安全红线
作为一名深耕学前教育12年的幼儿园健康教师,我常蹲在教室角落观察孩子们的日常:3-6岁的幼儿正处于探究敏感期,对一切温热、发光、会响的事物充满好奇——厨房飘来的饭香、灶台上跳跃的火苗、电陶炉泛着的红光,都像无形的吸引力法则,让他们踮着脚、伸着小手想去一探究竟。但去年秋季,我曾带过的一个班级里,4岁的小宇就因趁妈妈盛汤时摸了一下燃气灶边缘,左手背留下了硬币大小的浅二度烫伤。这个真实案例让我深刻意识到:不摸热锅不是简单的行为约束,而是需要通过系统教学,帮幼儿建立危险认知-危害理解-行为规避的完整安全防护链。今天,我们就围绕这一主题展开健康课教学。
01
认知基础:明确热锅的界定与常见场景
认知基础:明确热锅的界定与常见场景
要让幼儿建立不摸热锅的安全意识,首先需帮他们精准识别什么是热锅。3-6岁幼儿的认知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需通过视觉、触觉(安全前提下)、语言描述多维度感知。
1热锅的科学定义与安全标识
从物理学角度,热锅指表面温度超过45℃的烹饪工具或容器。这个温度对成人可能只是微烫,但幼儿皮肤厚度仅为成人的1/3,角质层薄、皮下组织脆弱,接触70℃以上物体1秒即可造成二度烫伤,60℃持续5秒也会受伤。
教学中可借助安全温度计道具(自制可触摸教具,标注45℃红线),让幼儿用手掌心轻触45℃以上的热区和30℃左右的安全区,直观感受温差。同时引入国际通用的高温警示标识(黄色三角形+火焰图案),结合幼儿园厨房、家庭灶台的实景照片,告诉幼儿:看到这个标志,周围可能有热锅,要特别小心!
2家庭与幼儿园中的常见热锅类型
幼儿的活动场景主要集中在家庭和幼儿园,需分场景列举具体对象,避免抽象说教。
家庭场景:
明火类:燃气灶(燃烧时的炉头、刚关闭的炉架)、酒精炉(火锅常见,火焰熄灭后炉体仍持续高温);
电加热类:电陶炉(无明火但表面发红,冷却需20-30分钟)、电火锅(煮沸时锅沿温度可达100℃)、烤箱(预热时外壳60-80℃,烤制时门把手70℃以上);
传统厨具:刚盛过热汤的砂锅(保温性强,1小时后表面仍可能超过50℃)、蒸包子的蒸笼(掀开时蒸汽温度100℃,笼体边缘高温)。
幼儿园场景:
厨房操作区:厨师使用的电炒炉、蒸饭箱门(送餐前30分钟内仍有余温);
2家庭与幼儿园中的常见热锅类型
生活活动区:班级保温桶(设定温度80℃,倒水时桶口蒸汽易烫伤)、烘焙课用的烤饼干托盘(离烤箱后10分钟内表面50℃以上);
亲子活动区:家长开放日的自助火锅(电煮锅持续加热,锅体边缘高温)。
教学时可播放实拍视频:如妈妈用燃气灶炒菜后,用温度计测量炉架温度(85℃);教师在烘焙课后测量饼干托盘(62℃)。通过眼见为实的画面,强化幼儿对热锅=高温危险的关联认知。
02
危害解析:理解摸热锅的多重后果
危害解析:理解摸热锅的多重后果
幼儿的行为决策常受即时兴趣驱动,需通过感受-想象-共情三步法,帮他们理解摸热锅不仅是不能做,更是做了会很疼、会受伤。
1生理伤害:从疼痛到不可逆损伤
用幼儿能理解的语言解释烫伤过程:我们的皮肤像鸡蛋的软膜,热锅像烧红的铁勺。如果铁勺碰到软膜,软膜会马上破掉、起水泡,疼得直哭。结合医学图示(但避免血腥画面),分阶段说明:
一度烫伤(最轻):皮肤发红、刺痛,像被太阳晒得很厉害的感觉,需要涂药膏;
二度烫伤(常见):起大水泡,水泡破了会露出红色的嫩肉,疼得晚上睡不着,要去医院包纱布;
三度烫伤(严重):皮肤变黑、烧焦,可能永远留疤,不能像以前那样灵活抓玩具。
去年我带大班时,曾邀请儿科医生来园做安全小课堂。医生用模拟皮肤(猪皮)做实验:用70℃的铁片接触猪皮1秒,猪皮立即变白、卷起——孩子们瞪大眼睛说:像煎鸡蛋!医生趁机问:如果是小朋友的手,是不是也会这样?这种具象化实验比单纯说教更能触动幼儿。
2心理影响:恐惧与安全感的破坏
幼儿期是安全感建立的关键期,一次严重烫伤可能引发长期心理阴影。我曾跟踪过一名因摸电火锅烫伤的3岁女孩,此后半年她拒绝靠近厨房,甚至看到妈妈用微波炉都会大哭:会烫!这种过度警觉虽属自我保护,但也影响了她的探索欲和社交能力。
教学中可通过情景故事引导共情:小熊宝宝趁妈妈不注意摸了热锅,手疼得直打滚,妈妈抱着他跑医院,医生阿姨给涂药时他哭得嗓子都哑了。后来小熊看到厨房就害怕,再也不敢帮妈妈拿碗筷了。让幼儿讨论:如果你是小熊,你会怎么想?通过角色代入,理解摸热锅不仅自己疼,还会让爸爸妈妈担心,破坏大家的开心心情。
03
行为指导:建立远离热锅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名词单数变复数专项练习题(含答案).docx VIP
- 《人大版外国新闻传播史笔记(郑超然_程曼丽等)》.doc VIP
- T_CRES 0027-2025 离网型风氢储系统通用要求.pdf VIP
- 附件5 知识产权和技术标准完成情况_202012011458.docx VIP
- 2024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GZ084舞台布景赛项规程+赛题 (2).docx VIP
- 消防救援队伍作战训练安全风险分析及对策.pptx VIP
- 深度学习在图像中的应用.深度学习在图像中的应用.ppt VIP
- 消防救援作战训练安全-消防救援队伍作战安全知识专题讲座.pptx VIP
- 高中英语2025届高考应用文介绍传统文化写作素材(高级短语+优美句式+范文欣赏).doc VIP
- 消防队伍的训练与作战.ppt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