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幼儿园健康课不碰开水课件.ppt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理解背景:为什么不碰开水是幼儿园健康课的重要课题?演讲人

01理解背景:为什么不碰开水是幼儿园健康课的重要课题?02构建认知:如何让幼儿理解开水的危险?03转化行动:如何让不碰开水成为日常习惯?04总结与延伸:让安全意识成为生命的保护伞目录

2025幼儿园健康课不碰开水课件

作为一名深耕学前教育12年的幼儿园保健教师,我始终记得第一次参与处理幼儿烫伤事件时的揪心——3岁的小蕊踮脚去够饮水机的热水按钮,滚烫的水流瞬间浇在她手背上,孩子撕心裂肺的哭声、家长颤抖的双手,以及那片迅速红肿的皮肤,都在提醒我:关于不碰开水的安全教育,从来不是简单的说教,而是需要用幼儿能理解的方式,将安全意识根植于日常行为中。今天,我将从为什么要重视如何让幼儿理解怎样转化为行动三个维度,系统展开这节健康课的设计。

01理解背景:为什么不碰开水是幼儿园健康课的重要课题?

1从数据看必要性:幼儿烫伤的高发现实根据《中国儿童伤害现状报告(2023)》数据显示,1-6岁儿童烫伤事件中,因接触开水、热汤等高温液体导致的占比高达67%,其中3-4岁幼儿因动作协调性不足、好奇心旺盛,成为高发群体。我所在的幼儿园近5年共记录12起幼儿烫伤事件,9起与接触未妥善管理的开水有关——这不是冰冷的数字,而是一个个需要紧急处理的伤口、需要长期安抚的心理阴影。

2从发展看特殊性:幼儿的认知与行为特点3-6岁幼儿正处于具体形象思维阶段,对危险的理解依赖直观体验;同时,他们的自我控制能力尚在发展中,常因想看看会怎样的好奇心忽略潜在风险。曾有位小班幼儿问我:老师,开水为什么不能碰?我轻轻摸一下可以吗?这恰恰说明,幼儿并非故意犯错,而是缺乏对高温伤害的具象认知。

3从教育看延伸性:安全意识的启蒙价值不碰开水不仅是避免伤害的技能,更是培养风险预判规则遵守等核心素养的载体。当幼儿理解有些东西看起来没动静,但碰了会受伤,当他们学会遇到不确定的东西先问大人,这些经验将迁移到不摸插座不爬高窗台等其他安全场景中,真正实现授人以渔。

02构建认知:如何让幼儿理解开水的危险?

1感官体验:用五感建立烫的具象认知幼儿的学习始于感官,我会设计温度小侦探体验环节:

触觉对比:准备三个透明杯子(冷水、温水、热水,热水控制在40℃左右,确保安全),请幼儿用食指轻轻触碰杯壁,提问:哪个杯子像冬天的小冰块?哪个像妈妈抱我们的温度?哪个像太阳晒久了的石头?通过对比,建立烫的初步感知。

视觉辅助:播放慢镜头视频——热水倒入杯子时,水蒸气向上蒸腾,水面冒小气泡;对比展示被热水烫过的纸巾(提前用70℃热水滴在纸巾上,观察褶皱、变色过程),告诉幼儿:开水的热气像小怪兽,它的力气很大,碰到我们的皮肤就会让小肉肉受伤。

听觉强化:录制饮水机出水声、水壶沸腾时的咕嘟声,提问:听到这个声音,我们要想到什么?让幼儿将特定声音与危险信号关联。

2情境共鸣:用故事与案例引发情感认同幼儿对故事的接受度远高于说教。我会原创绘本《小鸭子的红手掌》:

小鸭子在厨房看到灶台上的水壶咕嘟咕嘟唱歌,它想:这个会唱歌的壶真有趣,我要摸一摸。刚碰到壶把,它就哎呀跳起来——手掌变得红红的,像被火烧过一样疼。鸭妈妈赶紧带它冲冷水,一边摸一边说:开水是会咬人的小怪物,我们要离它远远的。

讲完故事后,我会问:小鸭子为什么会受伤?如果是你,看到咕嘟唱歌的水壶会怎么做?曾有个孩子举手说:我会喊妈妈来帮忙,像我打不开饼干盒时那样!这种基于生活经验的迁移,正是教育的目标。

3科学简化:用儿童化语言解释原理幼儿不需要知道汽化热接触性皮炎等术语,但需要理解为什么烫。我会用比喻:开水里藏着很多很多热宝宝,它们挤来挤去特别热闹。当我们的手碰到开水,热宝宝就会跳到手上,把我们的皮肤小房子烫出洞洞,所以会疼、会红肿。这种拟人化解释,既符合幼儿思维,又避免了抽象概念。

03转化行动:如何让不碰开水成为日常习惯?

1环境支持:创设安全提示的物理空间幼儿园的环境是第三位老师,我会从细节入手:

标识系统:在饮水机热水按钮旁贴黄色三角形标识(内画水滴+火焰),厨房门把挂危险勿近卡通挂牌(画着小猫捂手后退的图案),暖水瓶存放柜贴小嘴巴闭紧,不碰我的贴纸——这些标识要符合幼儿审美(用明亮色彩、可爱动物),同时重复出现,形成条件反射。

物品管理:要求教师接开水时必须蹲下来操作(避免幼儿够到),暖水瓶统一存放在1.5米以上的储物柜,饮水机热水按钮加装儿童锁——用环境的不可触碰性减少风险,比单纯说教更有效。曾有位大班教师反馈:自从装了儿童锁,孩子们再也不围在饮水机旁研究按钮了。

2行为训练:设计可操作的安全步骤幼儿需要明确的行动指南,我会总结三不三要口诀:

三不:不自己接热水、不靠近沸腾的水壶、不碰大人手里的热碗热杯;

三要:要看清热水在哪里(用眼睛找危险)、要喊大人帮忙(用嘴巴求助)、

文档评论(0)

zsq12345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