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埋线文档 (110).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22

特定穴埋线治疗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临床观察

陈杰

南阳市中医院针灸科(河南南阳473000)

提要:目的:观察穴位埋线对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方法:将符合慢性溃疡性结肠炎诊断的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穴位埋线,对照组口服西药柳氮磺胺吡啶片。结果:治疗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副作用小,易于接受。结论:对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治疗,应首选穴位埋线。

关键词: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穴位埋线足三里天枢大肠俞

为研究出一种疗效好、费用低、操作简单、无副作用的治疗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以下简称结肠炎)的新疗法,以适应我市该病发病率高而经济不发达、广大农村缺医少药的情况,我们选用现代科学方法与传统针灸理论相结合的穴位埋线疗法治疗结肠炎,经初步临床实验,认为该法已基本达到原设计目的。为了准确、科学、可信地说明本法所具有的独特优良作用,我们特以当前治疗结肠炎的首选口服西药)柳氮磺胺吡啶作为对照,经过一年的观察治疗,圆满地完成了该项临床研究。现总结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共130例,按随机原则分为埋线治疗组100例,西药对照组30例。全部病例符合1978年杭州全国消化疾病学术会议制定的结肠炎诊断标准[1],均是18岁以上成年人、结肠炎轻、中度患者(临床最为多见)。重度、急性暴发型患者,以及后期因肠壁僵硬、肠腔狭窄而在左下腹可扪及持续性的腊肠样条索状物者均不在观察之列。治疗组中男62例,女38例;年龄最小18岁,最大71岁,平均42.5岁;病程最短3月,最长22年,其中1年以内29例,1~5年57例,5年以上14例。对照组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最小19岁,最大65岁,平均40.2岁;病程最短3月,最长20年,其中1年以内10例,1~5年16例,5年以上4例。两组性别、年龄、病程、病情程度相仿,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2治疗方法

2.1治疗组(1)取穴:大肠俞(双)、天枢(双)、足三里(双)。(2)操作:将市售2号、3号铬制羊肠线剪成2~3cm长的小段,分别浸泡于75%的酒精内备用,临用前再以生理盐水浸泡至软,以利吸收。除特别瘦弱者用2号线外,其他患者一律用3号羊肠线埋植。嘱患者仰(俯)卧,穴位严格消毒后,用2%利多卡因作为皮内麻醉,使之成为1cm左右的局麻皮丘。将备好的肠线装入16号硬膜外穿刺针内,从天枢穴外开1cm处斜向脐窝平刺进针,其深度以能在脐窝表皮触及针尖为度,待病人有酸、胀、沉感后,边推针芯,边退针管,将肠线送入皮下组织或肌层内,然后将套管连同针芯拔出穴位,消毒针孔,敷盖创可贴(保护针孔3天即可)。大肠俞以80b角向脊椎方向直刺进针,深达5cm左右,使针感传导至下肢尤佳。足三里屈膝直刺深达4cm左右,使针感传导至足背尤佳,余操作同上。每月埋线1次。(3)注意事项:严格无菌操作,防止感染;一周内禁止重体力劳动及淋浴;治疗期间禁食生冷、辛辣、酒荤之物。

2.2对照组上海第二制药厂生产的柳氮磺胺吡啶片(SASP),每次0.5g,每日口服4次。饮食宜忌同上。

3疗效观察

3.1疗效标准参照《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诊断分型及疗效标准》拟定。临床治愈:临床症状消失,结肠纤维肠镜等检查,肠粘膜病变恢复正常;好转:临床症状减轻,结肠纤维肠镜等检查,肠粘膜病变明显改善;无效: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和结肠纤维肠镜等检查改善不明显或无改善。

3.2治疗结果两组均治疗1个月为1个疗程,满6个疗程即统计疗效。两组疗效对比见表1,治愈例数与疗程之比见表2。

从表2可见,治疗组的前3疗程治愈率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显著。也可看出,治疗组显著收效的病例多在3次以内,提示经治3个疗程无效的可以放弃埋线疗法,另辟他径。以上结果均为通过电话一年随访所得。

4典型病例

高xx,男,62岁,干部,1995年10月2日患者来门诊求治。主诉:1年前因患腹泻没有治疗彻底而迁延至今。现症见:大便日2~3次,溏便,有时大便带少许粘液,左小腹经常隐痛,每吃生冷油腻食物后症状加重,过去曾服氟哌酸、黄连素,症状有所缓解,不久又复发,舌淡苔白腻,脉象濡缓。诊断:泄泻(脾胃虚寒)。治疗:按上法施治,1月埋线1次。治疗2次后,上述症状消失,大便日1次,黄软便成形无粘液,小腹不痛。随访1年,腹泻未复发。

周xx,男,19岁,1996年3月29日来门诊求治。自诉:3个月前因饮啤酒后出现腹泻,后经服氟哌酸、泻痢停好转,没有再治。以后每遇腹部受凉或饮食不当,就出现腹泻,每日2~3次,便如清水,小腹凉疼,喜热怕冷,大便有时带粘液脓血。诊断:泄泻(脾胃虚寒)。治疗:按上法治疗1次后,上述症状均消失,后无再复发。随访1年,腹泻未再复发。

5讨论

结肠炎的确切病因至今未明,目前医学界尚未有

文档评论(0)

专业写作罗老师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中级注册安全工程师、二级建造师持证人

专注于教学及企业生产文案的创作,具有多年工作经验,欢迎咨询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4年09月21日上传了中级注册安全工程师、二级建造师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