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埋线文档 (136).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14

穴位埋线治疗中风偏瘫52例

孙治东王娟娟李涛

(姜堰市第三人民医院,江苏225500)

偏瘫是中风后遗症的主要临床表现,临床治疗方法众多,为探寻一种简单方便、疗效确切的治疗方法,笔者自1993年10月以来,创新制作了具有益气通经、活血化瘀功能的药线,作穴位埋植,获效满意,小结报告如下。

1一般资料

52例患者均经头颅CT或MRI检查确诊为脑梗死或脑出血,并以偏身运动及感觉功能障碍为主要临床表现,其中男37例,女15例;年龄最小39岁,最大81岁,平均6412岁;病程最短10天,最长13个月,平均714个月;脑梗死39例,脑出血9例,脑出血术后2例,混合性梗死2例。

2治疗方法

药线制备方法:将含有黄芪注射液10mL、当归注射液10mL、复方丹参注射液10mL、红茴香注射液10mL、山茛菪碱50mg的药液配备后,将0~1号医用羊肠线浸入药液30天后施用。取穴:肩、手三里、阳池、伏兔、足三里、解溪。埋线方法:穴区皮肤常规消毒后,在穴位两侧1~2cm处做局麻皮丘,用三角针穿药线(双折)从局麻皮丘刺入,穿过穴位下方肌层,从对侧局麻皮丘穿出,然后紧贴皮肤剪断两端线头,放松皮肤,轻揉局部,使肠线完全埋入皮下组织内,创可贴盖贴针眼,10天1次。

3治疗效果

疗效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6月28日发布5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6制定。治愈:症状及体征消失,基本能独立生活,计23例,占44.2%;好转:症状及体征好转,能扶杖行动或基本生活能自理,计21例,占40.4%;无效:症状及体征无变化,计8例,占15.4%。总有效率为84.6%。

4典型病例

李xx,男,48岁,1997年10月6日初诊。主诉:左侧半身不遂伴言语不利15天。头颅CT检查提示:右侧多发性脑梗死,经县人民医院对症治疗后好转。刻诊:言语欠利,左侧上、下肢肌力级,腱反射消失,巴氏征(+),霍夫曼氏征(+)。经药线埋植2次后肌力增加,上、下肢均达级。埋线治疗4次后,言语清晰。查:上肢肌力级,下肢肌力级。基本能独立生活,告愈。

5体会

本症当属祖国医学中风之“偏枯”“偏风”范畴,虽风、火、痰、虚错杂为患,但其基本病机则是气虚血瘀、遏阻脑络所致,治以益气、活血、通络、息风为大法,配方中黄芪益气养血,当归、丹参活血化瘀,红茴香理气通络。临床研究证实以上诸药均能改善血液流变性,明显抑制血小板聚集,增加脑血流量,改善脑微循环。山茛菪碱有对抗凝血酶原的作用,可降低血液黏度,减少血管阻力,使聚集或附壁的血细胞解聚,使血流加速,增加脑血流,解除脑血管痉挛,改善脑微循环的灌流,改善病损区供血,以促进血栓及出血块的溶解吸收。诸药局部应用则能疏通患肢微循环,改善组织灌流,而达益气养血、化瘀通络之功。穴位埋线作为一种穴位刺激疗法,综合了穴位封闭、针刺、刺血、机体组织损伤的后作用、留针及组织疗法等多种刺激效应,通过这种复杂、持久而柔和的非特异性刺激冲动,经脊髓后角上传大脑皮层,加强了中枢对病理刺激传入兴奋的干扰抑制和替代,促进相关细胞轴突发芽,形成新的突触,从而建立起正常功能的神经环路网络---突触链,实现中枢功能的重新组合。

本方法结合了药、穴等诸多疗法的优点,避免了患者往来劳顿及反复针刺的痛苦与不便,疗效尚满意,值得进一步研究。

文档评论(0)

专业写作罗老师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中级注册安全工程师、二级建造师持证人

专注于教学及企业生产文案的创作,具有多年工作经验,欢迎咨询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4年09月21日上传了中级注册安全工程师、二级建造师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