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1/21
2025-2026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考卷
重难突破卷
(考试用时150分钟,满分150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用2B铅笔在“考场号”和“座位号”栏相应位置填涂自己的考场号和座位号。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5.测试范围: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第1~3单元。
一积累运用(10分)
1.按要求填空。(5分)
(1)子曰:“——,小人喻于利。”(《——》)
(2)———,知至而后意诚。(《礼记·大学之道》)
(3)《老子》四章中指出,人们做事总是在接近成功的时候失败,即“——”,如果能做到“——”,就不会失败。
【答案】(1)君子喻于义里仁/论语(2)物格而后知至(3)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名句名篇理解默写的能力。根据上下句联系熟练默写,注意字形标准规范。重点字:
“喻、慎”。注意“物格而后知至”的“物”和“格”的顺序,容易出错。注意加强对文本的理解性记忆,是
25年高考的趋势。
2.按要求选择。(5分)
人们的决策往往与个人的思考模式有关。——。——。快思考是无意识且快速的,——。快思考难免会墨守成规,这一模式容易犯错,因而我们通常无法凭直觉找出问题的解决方案。慢思考将注意力集中于需要耗费脑力的大脑活动,在慢思考情境中,人们必须集中注意力。若注意力分散,其表现就会差强人意,甚至是一塌糊涂。慢思考所涉及的事情,没有哪件可以一蹴而就,而始终如一地保持某种状态需要付出持之以恒的努力,——。
2/21
(1)将下列语句依次填入语段横线处,文意通顺的一项是()。(3分)
①它既包括直觉思维的不同形式,也包括感觉和记忆等所有无意识的大脑活动
②理解这两种思考模式对决策具有重要意义
③近几十年来,许多心理学家对人的两种思考模式(快思考和慢思考)一直保持着浓厚的兴趣
④至少要一直耗费精力
A.③①④②B.①③④②C.③②①④D.①③②④
(2)语段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A.墨守成规B.差强人意C.一蹴而就D.持之以恒
【答案】(1)C(2)B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句子衔接排序的能力。
根据语段逻辑,正确的语句顺序应为:首先引入心理学家对两种思考模式的兴趣(语句③),然后强调理解这两种模式的意义(语句②),接着具体解释快思考的内涵(语句①),最后在慢思考部分补充说明努力需要持
续耗费精力(语句④)。因此,选项C(③②①④)使文意通顺。
(2)本题考查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A.墨守成规:用于描述快思考的惯性模式,使用恰当。
B.差强人意:原意是“大体上还能使人满意”,但语境中描述注意力分散时的表现,应为负面评价,与后文
“一塌糊涂”的递进关系不成立,使用不恰当。
C.一蹴而就:强调慢思考的耗时性,使用恰当。
D.持之以恒:描述努力的状态,使用恰当。
二阅读(7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3~7题。(16分)
小议“伪善”
陈家琪
①知道恶而为恶,或故意为恶,这并不是我们所要讨论的“伪善”。真正的“伪善”,就是把出于自己主观意图的行为理解为对恶的铲除或消灭,认为只要出于主观意图,即动机上善的意图的行为,就一定是善的。所以重要的只是动机上的善。
②我们选两个古今中西最有代表性的人物的言论来分析一下:
③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④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⑤你要这样行动,就像你行动的准则应当通过你的意志成为一条普遍的自然法则一样。
⑥主观意志可以成为行为的客观性法则。
⑦前面是孔子的,后面是康德的,出发点和目的都是一个“己”字,都只在强调人的主观意愿的纯正,使
3/21
一切行为本身从一开始就“出于义务”,而不是“合于义务”。“做买卖童叟无欺”,要“出于义务”,而不能仅仅理解为“合于义务”。其实,对人性、对人的精神世界的理解,让我们确信要求“合于义务”要远好于对“出于义务”的要求。或者说,赚钱是对的,但要有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5 素养一 第五组.pptx
- 5 写作复习系列四 应用文写作.pptx
- 6 复习任务三 鉴赏诗歌的艺术技巧——精准判断,“巧”言效果.pptx
- 6 复习任务三 任务达标训练(1).pptx
- 6 复习任务三 任务达标训练.pptx
- 6 复习任务三 文言知识的“考教衔接”——语境推断,回忆关联.pptx
- 6 复习任务四 任务达标训练(1).pptx
- 6 复习任务四 任务达标训练.pptx
- 6 复习任务四 赏析意蕴——多方思考,深度挖掘.pptx
- 6 复习任务四 探究文本意蕴——深挖文本,多方思考.pptx
- 8 复习任务五 任务达标训练(1).pptx
- 8 复习任务五 任务达标训练.pptx
- 8 复习任务五 突破选择题——文先法后,洞悉陷阱.pptx
- 2025-2026学年广东省广州上学期九年级数学期中考试卷【含答案】.docx
- 2025-2026学年河南省安阳市多校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期中考试数学试卷(含答案).docx
- 8 复习任务五 文言翻译——推断词语,关联句式.pptx
- 2025-2026学年河南省郑州市多校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期中考试数学试卷(含答案).docx
- 8 素养一 第八组.pptx
- 2025-2026学年湖北省荆州市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卷【含答案】.docx
- 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数学试题(含解析).docx
最近下载
- 医学课件-腰椎间盘突出.pptx VIP
- 云南的民族与民族文化(下).ppt VIP
- DB41T 2911-2025工业锅炉停炉保养与检查指南.pdf VIP
- 八年级数学上册 14.3 因式分解学案(新版)新人教版.doc VIP
- 替戈拉生病例分享.pptx VIP
- 幼儿园健康饮食班会PPT课件(精选图文).pptx VIP
- 2025年银行反洗钱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精选100题).docx VIP
- 医疗器械分类目录(24页).pdf VIP
- 2025至2030全球及中国计算机OEM和ODM服务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前景调查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银行反洗钱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精选).doc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