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习作:游__________(范文点评)-(统编版).docxVIP

第五单元习作:游__________(范文点评)-(统编版).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习作:游_____(范文点评)

游_______

游_______

1.明确要求:

(1)了解例文中写景物的挨次,并按巡游挨次写一个地方。

(2)按肯定的挨次把巡游的景物写下来,能把印象深刻的景物作为重点,写出特点。

(3)把印象深的景物写具体,留意各部分的连接,写得形象、生动。

(4)会用修改符号修改自己不满足的地方,使语言通顺、意思清楚。

2.方法点拨:

(1)审清题材:中国有众多的名胜古迹:江河湖海、名山大岳、园林建筑、宫殿庙宇……你都巡游过哪些地方呢?哪个地方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快用笔写下自己的所见所闻吧!(写景的记叙文)

(2)审清内容:祖国的河山无限美,建筑有建筑的齐伟山有山的博大,海有海的深长,说一说:你巡游过哪些地方?哪个地方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

在横线上填写这个地方的名称,把题目补充完整。依据巡游的挨次写写这个地方,把巡游的过程写清楚。

◎可以先画出巡游路线图,挂念自己理清思路。

◎印象深刻的景物要作为重点来写,留意把它的特点写出来。

◎可以用过渡句,使景物的转换更自然。

写完后,与同学交换习作,相互看看巡游的挨次、景物的特点是否写清楚了,并提出修改意见。

(3)审清重点:按肯定的挨次把巡游的景物写下来,把印象深的景物写具体,留意各部分的连接。

3.思路引导:

写作误区

写作误区

①没有依据巡游的挨次进行描写。

②从一处景物转换到另一处景物时,没有用好过渡句。

③印象深刻的景物没有写具体。

(1)以习作《游雪花洞》为例来说明。

(2)以习作《游天河山》为例来说明。

(3)以习作《游雾灵山》为例来说明:

【范文点评一】

范文呈现

游北海公园

去年夏天,我和妈妈巡游了北海公园。

刚进公园大门,北海公园的景点之一——白塔便映入我的眼帘。它是那样高大、宏伟。走过石桥,绕过小亭,便来到了山顶。看,秀丽的白塔以蓝天作衬,以绿树为家,简直是一幅秀丽的图画。近看白塔,约有五六层楼高,活像一位顶天立地的巨人站在那里,直冲云霄。

下了山,一眼便观察那安静的湖水,它像一面光明的镜子。柔柔垂柳、弯弯石桥一一倒映在水中,美不胜收。微风拂过,湖面上微波粼粼,盛开的荷花犹如水中仙子,披着轻纱翩翩起舞。沿着湖边,我和妈妈来到湖的北岸,看到了精致的九龙壁。乍一看,壁上的龙有的好像在相互玩耍,有的在云雾中穿梭,还有的在仰头咆哮……龙的姿势各异,让你不得不赞美古代劳动人民的才智和才能。

巡游结束,我依依不舍地离开了北海公园。但北海公园秀丽的湖光山色却永久留在了我的心底。

名师点评

开门见山,点明巡游时间、人物、地点。

远望,白塔高大、宏伟。“走”“绕”等动词用得精确?????、生动。

近看,白塔直冲云霄。写下山游湖看到的美景。

运用排比句式描绘出九龙壁上的龙的姿势各异。

结尾表达了作者对北海公园的留恋与宠爱。

亮点借鉴

这篇习作按巡游的挨次来描写。首先进入公园大门,走过石桥,绕过小亭,来到山顶,观赏白塔;然后下山,观察湖水;最终沿着湖边到达湖的北岸,观赏精致的九龙壁,移步换景,美不胜收。小作者还把自己对北海公园的宠爱之情融入对景物的描写中,语言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

【范文点评二】

范文呈现

游杭州西湖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适宜。苏轼的名句让我对西湖心驰神往。那年初夏,我们一家人去西湖游玩。

到了西湖,放眼望去,游人如织。我们首先沿着苏堤闲逛。堤旁种了一排排柳树,清风徐来,柔嫩的柳枝随风飘舞,犹如一位位优雅端庄的少女在对着镜子似的湖面梳妆装扮,以便能以更好的姿势迎接每一位游客。

接着,我们在苏堤西北港口坐上了古色古香的游船。西湖三面环山,一面临城。远眺远处,群山层层叠叠,与西湖相连,犹如一幅美不胜收的山水画。船行其中,真可谓“船在水上走,人在画中游”。

船不断前行,西湖的美景如画卷般缓缓开放。我们看到了三潭印月,三座白色的石塔像士兵一样守护着西湖;我们看到了清亮碧绿的湖水,湖面犹如一块通透的翡翠在阳光的照射下熠熠生辉;我们看到了成群结队的鱼儿争先恐后地抢食,火红的身躯拍打着绿水,激起一圈圈波纹。

下船后,我们连续往西走,来到了“曲院风荷”的荷花池畔。一阵阵淡雅的荷花香气扑鼻而来,沁人心脾。一朵朵荷花亭亭玉立,千姿百态:有的尽情绽放,像舞者在热忱地舞蹈;有的含芭待放,像大方的小姑娘;还有的只是花骨朵儿,像粉色的小灯笼……碧绿的荷叶你挨着我,我挨着你,一望无垠。看着这一幕,我不禁轻声吟道:“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不愧是“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杭州之美,美在西湖。

名师点评

诗句引入:用描写西湖的诗句开篇,点明对西湖美景的憧憬。

修辞生动:运用比方、拟人的修辞,生动地描绘了堤岸柳枝飘舞的景象。

句式整齐:连用三个“我们看到了”的排比句式,形象地写出了泛舟西湖的所见所感。

名句结尾:结尾引用名句,表达了对西湖的赞美和确定。

亮点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1****103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