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王安石《杏花》赏析与练习题解析
一、带注音原文
杏花
北宋?王安石
chuíyángyījìngzǐtáifēng,
垂杨一径紫苔封,
rényǔxiāoxiāoyuànluòzhōng。
人语萧萧院落中。
dúyǒuxìnghuārúhuànkè,
独有杏花如唤客,
yǐqiángxiérìshùzhīhóng。
倚墙斜日数枝红。
二、白话译文
低垂的杨柳遮掩着小径,路面已被紫色苔藓覆盖,
院落里传来稀疏零落的人声。
只有墙边的杏花,仿佛在主动招呼着来客,
在斜射的夕阳下,几枝绽放得格外红艳。
三、字词注释
垂杨:即垂柳,枝条柔软下垂的杨树,常用来营造清幽或萧瑟的氛围。
一径:一条小路,“径”特指山间或庭院中狭窄的路径。
紫苔:紫色的苔藓,多生长在潮湿、少有人行的地方,此处暗示环境的幽静与寂寥。
封:覆盖、遮蔽,精准写出苔藓蔓延覆盖路面的状态。
萧萧:形容声音稀疏、凄清,这里特指院落中人声的稀落。
唤客:招呼客人,运用拟人手法赋予杏花人的情态。
倚墙:靠着墙壁,“倚”字写出杏花贴近墙面生长的姿态,显得娇弱又执着。
斜日:夕阳,既点明时间,又为杏花镀上温暖的色泽。
四、作者简介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晚号半山,抚州临川(今江西抚州)人,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他早年胸怀济世抱负,于宋神宗熙宁年间主持变法,力图改变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因触动旧势力利益,历经两次罢相的起伏。晚年退居江宁(今江苏南京)半山园,远离官场纷争,心境渐趋平和淡然。其诗歌风格在晚年愈发凝练深沉,常以日常景物为切入点,于平淡中蕴藏深刻体悟,《杏花》便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之一。
五、写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王安石晚年退居江宁之后。彼时,他已告别叱咤风云的政治舞台,转而在宁静的院落中过着半隐居的生活。远离了朝堂的喧嚣,日常所见的垂柳、苔藓、杏花等景物,成为他情感与哲思的寄托。据宋人王铨《默记》记载,王安石暮年多作咏花诗,如《临水桃花》《杏花》等,均带着老年特有的通透与闲逸。这首《杏花》便是他在春日院落中观景有感而作,既写眼前之景,更抒心中之情,将晚年的平和心境融入了对杏花的描摹之中。
六、相关知识梳理
(一)核心意象解析
意象
含义与情感寄托
垂杨、紫苔
象征环境的幽静与寂寥,“紫苔封径”暗示少有人行,烘托出院落的清冷氛围
萧萧人语
以稀疏的人声反衬环境的寂静,形成“动中见静”的效果
杏花
既指实际景物,更象征孤寂中的生机与温情,“唤客”的情态暗含诗人对温情的期许
斜日
点明黄昏时分,赋予杏花温暖的色调,平衡了前文的清冷感,暗喻晚年心境的平和
(二)艺术手法盘点
拟人传神:“独有杏花如唤客”一句,将杏花拟人化,仿佛它是院落中唯一主动与人亲近的生命,赋予景物灵动的情态,也暗含诗人的情感共鸣。
反衬烘托:前两句以“紫苔封径”的静和“人语萧萧”的稀,反衬出后两句杏花的明艳与活泼;以环境的清冷反衬杏花的温暖,突出杏花在景物中的核心地位。
色彩对比:“紫苔”的暗紫与“杏花”的艳红形成鲜明对比,“斜日”的暖光又为这份对比增添了柔和的过渡,让画面层次丰富而和谐。
以小见大:从“一径”“数枝”等细微景物入手,描摹的虽是院落一角的春日景象,却折射出诗人晚年的生活状态与心境,于细微处见真情。
(三)主题关联拓展
这首诗的“景物寄情”手法,与盛唐王维的山水诗一脉相承。王维“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以景物写闲逸,王安石则以“杏花唤客”抒孤寂中的温情,二者均追求“诗中有画,画中有情”的境界。此外,宋代文人常以杏花喻春日生机,如陆游“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写杏花与市井的关联,而王安石笔下的杏花更显孤寂与灵动,带着隐士般的清雅,这与他晚年的隐居生活密切相关。
七、情感与艺术赏析
暮春时节走过老旧院落,总忍不住想起王安石这首《杏花》。那些被杨柳遮掩的小径、墙根蔓延的苔藓,像极了诗里的场景——热闹是别人的,这里只有时光慢慢流淌的痕迹。这种静谧,恰恰是读懂这首诗的钥匙。
诗歌开篇“垂杨一径紫苔封”,仅七个字便勾勒出一幅清幽的画面。垂柳枝条低垂,遮住了脚下的小路,而路面早已被紫色的苔藓覆盖。“封”这个字用得极妙,不是“铺”或“盖”,仿佛苔藓是时光的使者,悄悄将这条小径封存起来,不让外人轻易打扰。这不仅写了景,更暗合了诗人晚年退居后与世隔绝的生活状态。紧接着“人语萧萧院落中”,没有写喧闹的人声,只以“萧萧”形容其稀疏凄清,反而更凸显了院落的寂静——就像在空荡的房间里听到远处的回声,越轻越显安静。
前两句的清冷铺垫,都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文天祥《至温州》注音版赏析与练习题解析.docx
- 陆游《射的山观梅》注音版赏析与练习题解析.docx
-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注译赏析与练习题解析.docx
- 陆游《霜降前四日颇寒》注音版赏析与练习题解析.docx
- 王安石《棋》注音版赏析与练习题解析.docx
- 元稹《离思五首(其四)》赏析与同步练习题解析.docx
- 韩愈《祭郑夫人文》原文赏析与练习题解析.docx
- 孟浩然《九日得新字》注音版赏析与练习题解析.docx
- 杜牧《叹花》注音版赏析与练习题解析.docx
- 刘禹锡《淮阴行五首》赏析与练习题解析.docx
- 2025年无人机低空医疗物资投放社会效益报告.docx
- 2025年再生塑料行业包装回收利用产业链重构研究.docx
- 《AI眼镜周边产品市场机遇:2025年终端销售与需求增长洞察》.docx
- 2025年坚果加工行业深加工技术突破与市场拓展策略报告.docx
- 2025年通信芯片行业技术竞争与未来趋势报告.docx
- 《2025年生鲜电商配送冷链事故分析与预防措施》.docx
- 《商业航天融资新趋势2025民营卫星企业资本涌入估值分析市场动态》.docx
- 2025年能源绿色健康行业创新技术与市场应用报告.docx
- 2025年无人机低空医疗救援通信方案分析报告.docx
- 2025年烹饪机器人行业市场集中度分析报告.docx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