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稹《离思五首(其四)》赏析与同步练习题解析.docxVIP

元稹《离思五首(其四)》赏析与同步练习题解析.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元稹《离思五首(其四)》赏析与同步练习题解析

一、带注音原文

离思五首(其四)

唐?元稹

céngjīngcānghǎinánwéishuǐ,chúquèwūshānbúshìyún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qǔcìhuācónglǎnhuígù,bànyuánxiūdàobànyuánjūn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二、白话译文

曾经领略过苍茫大海的壮阔,此后再见到其他的水,便都算不得真正的水了;

除了巫山上那变幻多姿的彩云,世间其他的云彩,都不足以称之为云彩。

我随意漫步在百花丛中,却懒得回头多看一眼;

这一半是因为我潜心修道、清心寡欲,另一半则是因为你——我此生挚爱的亡妻。

三、重点字词注释

曾经沧海:典出《孟子?尽心上》“观水有术,必观其澜”,原指经历过宏大的境界,此处喻指与亡妻韦丛相处的刻骨铭心的时光。

难为水:很难再把其他的水视作真正的水,形容亡妻在诗人心中的独一无二。

除却:除了、除去。

巫山:指今重庆巫山,因宋玉《高唐赋》中“巫山神女”的传说而闻名,此处代指最美的景物。

取次:随意、随便,形容诗人路过花丛时漫不经心的状态。

花丛:喻指世间其他女子,与“沧海”“巫山”形成对比。

修道:此处指修身养性、克制情感,并非指出家修行。

君:特指诗人的亡妻韦丛,是全诗情感的核心指向。

四、作者简介

元稹(779—831),字微之,别字威明,唐代洛阳(今河南洛阳)人,中唐著名诗人、文学家,与白居易同倡新乐府运动,并称“元白”。他出身寒门,自幼聪慧,贞元九年(793)明经及第,后历任监察御史、通州司马、同州刺史等职,最终官至宰相。

元稹的诗歌题材广泛,其中悼亡诗成就最高,情感真挚动人,对后世影响深远。他与妻子韦丛的婚姻虽仅存续六年(贞元十九年至元和四年),却留下了《离思五首》《遣悲怀三首》等千古名篇,尤以“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一句,成为表达忠贞爱情的经典名句。

五、写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唐宪宗元和四年(809),是元稹为追悼亡妻韦丛而作的《离思五首》中的第四首。

韦丛(783—809),字茂之,出身名门京兆韦氏,是德宗朝名臣韦夏卿的幼女。贞元十九年(803),20岁的韦丛不顾门第差异,嫁给了当时还是寒门书生的元稹。婚后六年,韦丛陪伴元稹度过了最艰难的岁月,她勤俭持家、温柔贤淑,即便生活窘迫也毫无怨言,甚至在七年里为元稹生下六个孩子,身体逐渐透支。

元和四年(809),元稹刚升任监察御史,终于有能力让妻子过上好日子,韦丛却因积劳成疾(一说产后大出血)不幸去世,年仅27岁。此时元稹31岁,正出使剑南东川,未能在妻子病重时陪伴左右,这份愧疚与思念,成为他日后创作大量悼亡诗的情感源头。《离思五首》便是在韦丛去世后不久,元稹触景生情、睹物思人而作,字里行间满是对亡妻的挚爱与怀念。

六、相关知识梳理

1.悼亡诗的起源与特点

起源:悼亡诗专为追悼亡妻而作,始于西晋文学家潘安。他在妻子去世后创作《悼亡诗》三首,以日常细节抒发哀思,开创了悼亡诗的题材先河。

核心特点:情感真挚,多以夫妻相处的生活琐事为切入点,语言平实却饱含深情;常用“睹物思人”“对比反衬”等手法,表达对亡妻的思念与忠贞。

经典名篇:除元稹的《离思五首(其四)》外,还有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贺铸《鹧鸪天?重过阊门万事非》、潘安《悼亡诗三首》,并称“中国古代四大悼亡名篇”。

2.“沧海巫山”的典故溯源

沧海:出自《孟子?尽心上》“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故观水有术,必观其澜。日月有明,容光必照焉”,后引申为“经历过极致的美好,便再难接纳平庸”。

巫山:出自战国宋玉《高唐赋》,讲述“巫山神女”瑶姬(炎帝之女)化为朝云暮雨的传说。瑶姬被视为世间最美的象征,后世便以“巫山云”代指极致的美好事物。元稹借用这两个典故,将韦丛比作“沧海”“巫山云”,凸显其在自己心中无可替代的地位。

3.诗歌的艺术手法

用典:前两句化用《孟子》与《高唐赋》的典故,以“沧海”“巫山云”喻指亡妻的美好,既含蓄又极具感染力,让情感表达更有文化底蕴。

对仗:“曾经沧海”对“除却巫山”,“难为水”对“不是云”,句式工整、词性相对,读来朗朗上口,增强了诗歌的韵律美。

对比:以“沧海”与“寻常水”、“巫山云”与“世间云”、“花丛”与“君”形成对比,突出亡妻的独一无二,以及诗人对亡妻的忠贞不二。

七、诗歌深度赏析

《离思五首(其四)》是元稹悼亡诗的巅峰之作,短短二十八字,将对亡妻的思念与忠贞刻画得入木三分,兼具情感深度与艺术美感。

1.前两句:以极致意象,写刻骨铭心的爱恋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

文档评论(0)

标书制作,施工方案,技术服务规范方案制作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