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托了无数人的情感与故事.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寄托了无数人的情感与故事

别在我的脑洞里直播

为了忘掉初恋,我接受了最新的记忆清除技术。

三年后,一家公司推出“记忆博物馆”服务,

声称能让人重温被遗忘的回忆作为心理疗愈。

出于好奇,我走进了他们的体验中心。

在记忆中,我看到初恋送我一颗普通的纽扣作为定情信物——

而工作人员惊恐地发现,我的大脑中存储的并非人类记忆。

三年前的那个下午,我把关于林夏的一切都交给了“净忆坊”。流程比想象中更冰冷,更像一条精密但无情的生产线。签字,扫描,躺上那张符合人体工学却硬邦邦的椅子,看着护士把冰凉的导电凝胶涂在我的太阳穴上。头顶,多触手的记忆提取仪像一个像一个沉默的金属水母,即将吸走我生命中的一部分。

“最后确认一次,沈先生,”医生的声音隔着口罩,闷闷的,不带任何起伏,“目标记忆段:与‘林夏’相关的所有关联记忆,记忆,时间跨度确认从初次相遇到最后一次联络。清除后将不可逆。您是否完全了解并自愿接受?”

我看着天花板柔和的灯光,喉结滑动了一下。“是。”声音干涩。

轻微的电流嗡鸣响起,像一群细小的虫子钻入颅骨。没有痛感,只是一种奇怪的抽离感,仿佛有什么丝缕般的东西正被缓缓从大脑皮层剥离、抽走。一些模糊的画面闪烁起来:图书馆靠窗的位置,阳光在她低头时给睫毛镀上的金边;她笑着她笑着递过来一颗……一颗什么?白色的,小小的圆形东西?还有争吵时她通红的眼眶,以及最后那条只有三个字“对不起”的短信……

它们晃动着,颜色迅速褪去,轮廓崩塌,如同,如同被水流冲散的沙堡。最终,一切归于沉寂的空白。

三个小时後,我走出净忆坊,外面阳光刺眼。世界依旧喧嚣,只是心里空了一块。不是剧烈的疼痛,而是某种彻底的轻松,像搬走了长期压在胸腔里的一块巨石,尽管同时也带走了一些了一些支撑物。我知道我失去了什么,但也清楚,那是我主动要求失去的。关于林夏,这个名字只剩下一个空洞的符号,再也激不起任何涟漪。

此后的三年,生活平稳向前。我换了城市,投身于一份需要频繁出差和高度专注的工作——数据安全顾问,成天与加密算法和防火墙漏洞打交道。逻辑清晰,非黑即白,这很适合我现在的状态。偶尔,在整理衣物或看到某些似曾相识的场景时,指尖会莫名其妙地捻动一下,仿佛在寻找某个不存在的细小物件,但那感觉转瞬即逝,引不起任何探究的兴趣。我以为日子就会这样一直下去,直到我在市中心广场的巨大电子屏上,看到了“回响记忆博物馆”的广告。

广告画面唯美,色调温暖。一个面带忧伤的人走进一座类似博物馆的宏伟建筑,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触碰某个发光的展品,随即脸上绽放出释然与感动的笑容。沉静的女声配音娓娓道来:“是否有一段记忆,被你深埋或遗落?它或许带着伤痛,但其中也封存着真实的自己与生命的力量。‘回响记忆博物馆’,邀请您温柔回首,直面过往,完成未竟的心事,与曾经的自己和解。真正的疗愈,源于理解与接纳。”

坦白说,我对这种打着心理学旗号的商业操作嗤之以鼻。直面过去?与自己和解?听起来像是给软弱者的心灵鸡汤。我早已习惯了我内心那片被精确清理过的荒原,并认为那是一种高效且洁净的状态。

然而,一种我自己也无法解释的好奇心,或者说,是那广告词里“遗落”和“真实的自己”这几个字眼,像小钩子一样轻轻挠了我一下。我想知道,被“净忆坊”那样彻底清除的记忆,真的还能被找回吗?那段被我亲手丢弃的过去,究竟是什么样的?更重要的是,那个空旷了三年的角落,是否真的如这广告所说,还藏着什么我未曾理解的、“真实自己”自己”的一部分?

犹豫了好几天,我还是在一个周末的下午,按照地址找到了“回响记忆博物馆”。它坐落在一栋颇具未来感的玻璃幕墙大楼里,内部装潢却刻意营造出一种复古的温暖,木质地板,暖黄色的灯光,空气里有淡淡的檀香气息。前来咨询的人不少,大多安静地排队等待。

接待我的是一位年轻的女性引导员,名叫艾米,笑容专业,语气柔和。“沈。“沈先生,请放心,我们的记忆读取是基于您在‘净忆坊’等机构进行标准化清除前,依法合规备份的原始记忆数据进行还原重建的。这并非直接刺激您的大脑,而是在外部设备中重构场景,您将以沉浸式旁观者的视角回顾,安全性极高。”她熟练地解释着,试图打消我的疑虑,“很多人通过这种方式,解开了多年的心结。”

备份?我捕捉到这个关键词。当初在净忆坊签下那一厚沓协议时,心烦意乱的我确实没仔细看每一条细则。也许里面真的有关于数据备份用于科研或特定情况下的条款。在这个时代,个人数据以各种意想不到的方式被收集和使用,早已不是新闻。

“我只是想看看……一段被我自己放弃的时光。”我说,没有透露更多细节。

艾米理解地点点头,带我办理了手续,签署了厚厚的知情同意书和保密协议。然后,她领着我穿过一道隔音门,进入一条光线幽暗的走廊。两旁的房间门上亮着“使用中”或“空闲”的指示灯。这里异常安静,只有我们踩在地毯上的微弱声响。

她推开一扇标着“7号回溯室”的门。房间不大,中央放

文档评论(0)

卤蛋上传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坚持上传各类文章,资料,努力努力,加油加油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