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宝检测面试题及答案.docxVIP

珠宝检测面试题及答案.docx

本文档由用户AI专业辅助创建,并经网站质量审核通过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珠宝检测面试题及答案

一、宝石基本性质与鉴定特征类

Q1:请详细说明钻石与合成碳硅石(莫桑石)的核心鉴定差异,需涵盖常规检测与仪器辅助手段。

A1:钻石与莫桑石的鉴定需从物理性质、光学特征及仪器检测多维度区分。首先,常规观察:莫桑石双折射率极高(约0.043),刻面棱重影明显,而钻石为均质体,无重影(仅高折射率导致的微弱反光可能被误判)。其次,硬度差异:钻石莫氏硬度10,莫桑石约9.25,用钻石笔刻划时,钻石可留下痕迹,莫桑石无反应(但需注意部分高硬度仿品可能干扰)。

仪器检测方面,热导仪测试:钻石为良好热导体,热导仪会发出蜂鸣;莫桑石热导率低于钻石,部分早期热导仪可能误判为钻石,但新型仪器可通过电导率区分(莫桑石为半导体,钻石为绝缘体)。放大检查:莫桑石常见针状、片状包体及交叉双晶纹,刻面棱线因双折射呈现“Z”字形;钻石包体多为矿物晶体(如橄榄石、石榴石)或云状物。红外光谱检测:钻石在1332cm?1处有特征峰,莫桑石在796cm?1、970cm?1处有Si-C键吸收峰。

Q2:简述天然祖母绿与合成祖母绿在包裹体特征上的典型区别,并说明如何通过显微镜观察确认。

A2:天然祖母绿因形成环境复杂,包裹体类型多样:常见气液固三相包体(如“逗号”状液体包体、柱状阳起石晶体)、负晶(立方体或六边形空腔)及愈合裂隙(呈“指纹状”)。合成祖母绿多采用水热法或助熔剂法,包裹体特征差异显著:水热法合成品常含“钉状”或“竹节状”包体(由铂金属丝残留导致),助熔剂法合成品可见助熔剂残余(呈“花边状”或“网状”玻璃质),且气液包体多为规则圆形(天然多不规则)。

显微镜观察时需使用暗域照明,重点观察包体形态:天然品包体组合复杂,大小不一;合成品包体形态单一,分布均匀(如助熔剂法的“面纱状”残余常沿生长面分布)。此外,天然祖母绿因含铬、钒致色,可见阶梯状色带(平行于晶体柱面);合成品色带多为波状或网状(水热法)。

二、仪器操作与数据判读类

Q3:使用折射仪测量弧面型宝石折射率时,需注意哪些关键步骤?如何处理“读数模糊”或“无读数”的情况?

A3:测量弧面型宝石折射率的步骤:①选择合适的接触液(常用折射率1.74的二碘甲烷,避免与宝石反应);②将宝石弧面朝下轻压在折射仪棱镜上,确保接触液均匀分布,无气泡;③调整光源角度(钠光灯或白光),观察明暗分界线;④转动宝石,记录最大与最小读数(针对非均质体)。

读数模糊可能因接触液过多(形成透镜效应)或过少(接触不充分),需用棉签轻拭多余液体,重新贴合。无读数可能因宝石折射率高于棱镜(如立方氧化锆折射率2.15,高于棱镜1.81),此时需改用反射仪或观察全内反射角;若宝石为均质体且折射率低于棱镜下限(如琥珀折射率1.54),需降低光源角度,或结合其他方法(如密度测试)辅助判断。

Q4:简述红外光谱仪在珠宝鉴定中的具体应用场景,并说明“透射法”与“反射法”的适用条件。

A4:红外光谱仪主要用于:①区分天然与处理宝石(如充填翡翠的环氧树脂在1735cm?1处有羰基峰);②鉴别仿制品(如玻璃仿玉在1000-1200cm?1处有Si-O宽峰,而和田玉为透闪石,在1030cm?1、980cm?1处有特征峰);③确认有机宝石种属(如珍珠的文石在700cm?1、850cm?1处有峰,而贝壳仿制珠可能含方解石)。

透射法适用于透明-半透明且厚度≤2mm的样品(如刻面宝石、薄片),需将样品直接放置在透射仓,确保光线穿透。反射法适用于不透明或厚大样品(如雕件、弧面宝石),通过收集表面反射光获取信息,需调整入射角(通常45°)并扣除背景干扰(如环境中的CO?吸收峰)。

三、标准法规与标注规范类

Q5:依据GB/T16552-2017《珠宝玉石名称》,简述“优化”与“处理”的定义及标注要求,并举出3类常见处理方式及其标注示例。

A5:优化指传统、被广泛接受的改善外观的方法(不改变基本物理性质),无需特别标注;处理指非传统或可能影响耐久性的方法,必须明确标注。

常见处理方式及标注:①染色(如染色石英岩),需标注“石英岩(染色)”;②充填(如充填翡翠),标注“翡翠(充填)”;③辐照(如辐照改色托帕石),标注“托帕石(辐照)”。需注意,部分优化方法(如钻石激光打孔)虽传统,但因改变了内部结构,需按处理标注;而珍珠漂白、翡翠上蜡属优化,无需标注。

Q6:某检测机构收到一枚标注“天然鸽血红宝石”的戒指,需依据GB/T16553-2017完成鉴定报告,报告中需包含哪些核心信息?若检测发现为合成红宝石,标注应如何调整?

A6:鉴定报告核心信息包括:①样品基本信息(名称、重量、尺寸、颜色、形状);②鉴定结论(天然/合成/处理);③检测方法(放大检查、仪器分析等);④特征描述

文档评论(0)

ღ᭄ꦿ若西এ⁵²º᭄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