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2011高考语文最新易错考点:古代诗词鉴赏答(案+详解)
第一层阶纠错特训一一精题解
【易错考点一】鉴赏诗歌的形象
1.阅读下面的宋词,根据提示,完成赏析(7)
鹊桥仙夜闻杜鹃
陆游
茅檐人静,蓬窗灯喑,春晚连江风雨。林莺巢燕总无声,但月夜常鸣杜宇。催成清泪,惊
残孤梦,又拣深枝飞去。故乡犹自不堪听,况半世飘然羁旅?
注[]①惊残:惊醒。②故乡:即家乡。
(1)这首词“茅檐人群”等三句描写了什么景象?有什么作用?(4)
答:
(2)词中“林莺巢燕总无声,但月夜常啼杜鹃”两句运用了什么手法?这样写在表
达上有什么好处?(3)
答:
【答案】(1)这三句描写了春晚寂静、昏喑、风雨凄迷的景象。(2)其作用在于为杜
鹃出场作铺垫,也为后文表达词人飘寄身世和凄凉的心境作铺垫。(2)
(2)运用烘托(映衬、衬托)手法,(1)其好处是以“静”衬托出杜鹃啼声的悲
切。(“总无声”衬“啼杜宇”,而啼声“催成清泪”)。(2)
【赏析】
“茅檐人静,蓬窗灯喑,春晚连江风雨。”“茅檐”、“蓬窗”指其简陋的寓所。当然,陆游
住所未必如此,这样写无非是形容客居的萧条,读者不必拘执。在这样的寓所里,“唾嚏黄昏
后,寂寂人定初”,坐在昏黄的灯下,他该是多么寂寥同时作者想象出“连江风雨”、“萧萧暗
雨打窗声”。其愁绪便跃然纸上。“林莺巢燕总无声,但月夜、常啼杜宇。”这时他听到了鹃
啼,但又不直接写,而是先反衬一笔:莺燕无声使得鹃啼显得外清晰、刺耳;莺燕在早春显
得特别活跃,一到晚春便“燕懒莺残”、悄然无声了,对这“无声”的怨俳、就是对“有声”的
厌烦。“总”字传达出了那种怨责、无奈的情味。接着再泛写一笔:“但月夜、常啼杜宇。”
“月夜”自然不是这个风雨夜,月夜的鹃啼是很凄楚的一一“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李
白《蜀道难》)一一何况是此时此境呢!“常啼”显出这刺激不是一天两天,这样写是为
了加强此夜间鹃的感受。
上片是写夜闻鹃鸣的环境,着重于气氛的渲染。杜鹃本来就是一种“悲鸟”,在这种环
境气氛里啼鸣,更加使人感到愁苫不堪。接着下片就写愁苦情状及内心痛楚。
“催成清泪,惊残孤梦,又拣深枝飞去孤梦”点明。客中无聊,寄于梦,偏又被
“惊残”。“催成清泪”,因啼声一声紧似一声,故曰催”。就这样还不停息,”又拣深枝飞
去”,继续它的哀鸣。又,表明作者对鹃夜啼的无可奈何,杜甫《子规》写道:“客愁
那听此,故作傍人低!”一客中愁闷时那能听这啼声,可是那杜鹃却似故意追着人飞!这里
写的也是这种情况。鹃啼除了在总体上给人一种悲凄感、一种心理重负外,还由于它的象
征意义引起人们的种种联想。比如它在暮春啼鸣,使人觉得春天似乎是被它送走的,它的啼鸣
常引起人们时序倏忽感,如f离骚》“恐耨嘱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