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策略解读
“慢长牛”需要具备哪些条件
策略研究·策略解读
证券分析师:王开021wangkai8@执证编码:S0980521030001
事项:
我们通过复盘美股(2000至今)、印度股市(2002至今)、日股(2014至今)的趋势性或阶段性长牛
后发现:三个市场在长牛阶段的量与价增速中枢均为温和上涨,而非高增长、低通胀的基本面“理想组合”;
三大市场“慢长牛”的真正共性特征在于居民股票资产且持有周期长、交易换手低,同时企业通过稳定分
红+注销式回购向市场注入的资金长期高于IPO、定增与并购重组的融资加和,使市场由“净融资”转为
“净回馈”。相对于经济基本面的绝对高增长和边际好转,投资导向的市场和居民资金稳固投向权益类的
两重要素才是长期慢牛的根基。
观点:
全球代表性股票市场的慢牛行情复盘
美国股市凭借其长期高胜率,被全球投资人广泛认为是长牛类资产。标普500指数从2000年初的约1400
点起步,历经2008年金融危机的剧烈回撤后,于2013年突破危机前高点并开启长达十年的慢牛行情,至
2025年8月已升至6380点,年化涨幅约8%。期间虽经历2020年疫情冲击(3月单月跌幅超30%),但
美联储宽松政策推动指数仅用5个月便收复失地,纳斯达克指数更是从2000年泡沫破裂后的低点(约1200
点)持续攀升至2025年的2.1万点,科技巨头主导的“慢牛”特征显著——指数回撤幅度逐年收窄,最大
年度回撤从2002年的30%降至近年的10%以内,且每轮调整后均创出新高,呈现典型的“阶梯式”长牛
形态。
新兴市场中的印度市场也是典型的长牛股指。印度Sensex指数则展现出更极致的长牛特征,2002年从3000
点起步至2025年8月80687点,23年累计涨幅26倍,年化回报达15%,期间仅2008年(-52%)和2020
年(-38%)短暂击穿年线,其余年份均保持“进二退一”的震荡上行,2020年后更以每年超20%的斜率
加速,成为新兴市场“慢牛”标杆。
从阶段性和区间性来看,日本股市在2014年以来也是局部长牛行情。日经225指数在安倍经济学刺激下,
2014年从16000点启动慢牛,至2025年8月达42050点,11年间涨幅163%,期间仅2018年(-12%)和
2020年(-8%)出现显著回撤,但年度最大回撤均未超过15%,体现政策托底下的长期“慢速缓涨”。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及其项下所有内容1
证券研究报告
图1:2009年后日本、印度、美国股市均走出长牛
资料来源:万得,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整理
从量、价因素出发看美国、日本和印度市场长牛行情触发机制
2002
我们首先以基本面为切入点,以主要市场长期慢牛期间为案例,包括印度市场(年至今)、美
国市场(2000年至今)、日本市场(2014年至今),来探讨印度、美国和日本在各自长牛期间的平
均经济指标表现:
“量”维度的经济增速方面:印度在长牛期间展现出最高的实际GDP同比和名义GDP同比增速,
分别为6.91%和12.39%。美国次之,实际GDP同比为2.21%,名义GDP同比为4.58%。日本的经
济增速相对较低,实际GDP同比仅为0.55%,名义GDP同比为1.80%。这表明,高经济增速并非
长牛市场的唯一必要条件,但通常是其重要的支撑因素。“价”维度的价格因子视角:印度的CPI同
PPI4.99%3.13%CPI
比和同比均较高,分别为和,显示出早期新兴市场较高的通胀水平特征。美国
同比为3.04%。日本的CPI同比和PPI同比相对较低,分别为1.34%和2.14%,表明其在长牛期间
通胀压力较小,甚至日本一度出现价格低迷螺旋。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及其项下所有内容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A股央企ESG评价体系白皮书系列报告之二:央企ESG评价结果分析,财务影响和气候应对是未来披露方向-250815-申万宏源-22页.pdf
- ETF市场扫描与策略跟踪:内地黄金ETF持续净流出-250817-西部证券-20页.pdf
- 奥飞数据(300738)公司首次覆盖报告:IDC领军企业紧抓AIDC新浪潮-250818-开源证券-25页.pdf
- 半导体行业系列深度报告:走向更高端,国产掩膜版厂商2.0时代开启-250820-华金证券-52页.pdf
- 开源量化评论(111):基于虚拟指数的另类增强方案-开源证券-250816-16页.pdf
- 康耐特光学(02276.HK)国内镜片隐形冠军,AI眼镜浪潮有望助力成长-250820-国投证券-39页.pdf
- 科创&海外市场策略深度报告:科创板牛市,到哪了,如何配?-250818-浙商证券-18页.pdf
- 老铺黄金(6181.HK)新加坡海外首店观察:战略价值突出,加速国际化征程-250819-申万宏源-11页.pdf
- 利率|新旧动能转换,多久迎来周期性大底?-250821-财通证券-13页.pdf
- 联想集团(0992.HK)全球PC龙头,2Q25AI+PC加速渗透-250821-财通证券-13页.pdf
- 量化|短端的锚!2年国债利率量化模型-财通证券-250814-10页.pdf
- 量化专题报告:基金经理进化迭代能力刻画与选基-250821-民生证券-17页.pdf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