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医学畜禽养殖防疫流行病学案例教学课件演讲人
01前言
前言作为一名在基层从事畜禽防疫工作十余年的兽医,我常说:“畜禽养殖的钱袋子,系在防疫的针线上。”这些年,从散养户的土砖猪舍到规模化养殖场的智能化鸡棚,从口蹄疫的紧急扑杀到非洲猪瘟的精准防控,我深切体会到:畜禽疫病防控不仅是技术活,更是“人”的工作——它连接着养殖户的血汗钱、消费者的菜篮子,更关乎整个畜牧产业的健康发展。
近年来,随着养殖规模扩大、跨区域流通频繁,猪瘟、禽流感、非洲猪瘟等疫病呈现“旧病新发、多病混感”的特点。2022年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全国因动物疫病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仍超百亿元,其中70%以上的疫情可通过规范的防疫措施避免。这让我意识到,单纯依靠“事后灭火”的防控模式已难以为继,必须通过案例教学将实战经验转化为基层防疫人员、养殖户的“防疫本能”。
前言今天,我将以2023年春季参与的一起“猪瘟混合感染案例”为切入点,带大家走进畜禽防疫的现场,从病例发现到疫情控制,从短期处置到长期管理,还原一套完整的防疫流行病学思维过程。希望通过这个“活案例”,让大家不仅记住操作流程,更能培养“见微知著”的防疫敏感度。
02病例介绍
病例介绍2023年3月15日清晨6点,我接到养殖户老张的电话。电话里他声音发颤:“王兽医,我家猪不对劲儿!昨儿还好好的,今儿死了3头,剩下的有20多头不吃食,体温烧得烫手!”老张的养殖场在我们镇东边,存栏育肥猪280头,是村里的养殖大户,平时防疫意识算强,定期打疫苗,怎么突然出问题?
我带着助手小陈半小时赶到现场。刚进猪舍,一股腥臭味儿扑面而来——这是病猪排泄物混着未清理的饲料发酵的味道。圈舍里,病猪扎堆挤在角落,有的弓背发抖,有的卧地不起;健康猪虽能站立,但采食槽前只剩零星几头在拱。
观察症状:病猪体温普遍41.5℃以上(正常38.5-39.5℃),眼结膜潮红,眼角有脓性分泌物;耳尖、腹下皮肤可见针尖大小的出血点,按压不褪色;粪便先干后稀,后期带血。剖检刚死亡的病猪,脾脏边缘有黑紫色梗死灶,肾脏表面密布出血点(“麻雀蛋肾”),淋巴结呈大理石样出血——这些都是典型的猪瘟症状。但更棘手的是,部分病猪还出现咳嗽、呼吸急促,剖检见肺部有实变区,怀疑混合感染了猪巴氏杆菌(猪肺疫)。
病例介绍追问老张近期管理:他2月25日从邻县购入50头仔猪(未索要检疫证明),3月1日开始给全群接种猪瘟疫苗(但当天忙着卖猪,30头猪漏打了);近一周雨水多,圈舍潮湿,他为了保温关了通风窗;饲料还是用的旧批次,没检查是否霉变。“我想着自家猪健康,买仔猪时看卖家说打过疫苗就没细查……”老张蹲在墙角,手指把烟头掐得粉碎,“早知道听你们去年培训说的‘引种必检、免疫必全’,也不至于现在这样。”当天,我们采集病料送市动物疫控中心检测,结果证实:猪瘟病毒核酸阳性(强毒株),同时分离出多杀性巴氏杆菌。一场“引种把关不严+免疫疏漏+环境恶化”引发的混合感染疫情,就此展开。123
03护理评估
护理评估这里的“护理”,是围绕畜禽群体健康展开的系统性干预评估。结合老张的案例,我们从“环境-动物-人”三个维度进行了全面分析:
环境评估养殖环境是疫病的“温床”。老张的猪舍为半开放式,共5栋,每栋存栏56头(标准建议育肥猪每头占栏1.2㎡,实际仅0.8㎡),密度过高导致空气流通差;近一周阴雨,地面湿度达85%(适宜湿度60-70%),未及时清理的粪便在潮湿环境中加速细菌繁殖;通风窗关闭后,氨气浓度检测达25ppm(安全阈值≤15ppm),高浓度有害气体损伤猪只呼吸道黏膜,为巴氏杆菌入侵创造了条件。
动物群体评估群体健康状况是防疫的“晴雨表”。全群280头中,发病72头(发病率25.7%),死亡11头(死亡率15.3%);发病猪日龄集中在80-100天(育肥中期,免疫空白期);漏打猪瘟疫苗的30头中,22头发病(发病率73.3%),显著高于全群,说明免疫疏漏是疫情扩散的关键;混感猪肺疫的病猪,咳嗽频率达每分钟15次以上(正常≤5次),呼吸音粗粝,提示已出现肺部炎症。
人为因素评估养殖户是防疫的“第一责任人”。老张虽有基础防疫意识(定期消毒、接种疫苗),但存在三大漏洞:一是引种生物安全缺失——未核查仔猪检疫证明,未隔离观察(建议新引种猪隔离21天),直接混群;二是免疫操作不规范——漏免30头,且未做免疫抗体检测(建议免疫后2-4周检测抗体,保护率应>80%);三是日常管理粗放——潮湿天气未调整通风,饲料未做防霉处理(玉米赤霉烯酮检测显示超标2倍,可降低猪只免疫力)。
这场评估让我们明确:疫情不是“突然爆发”,而是多重风险长期累积的结果;要控制疫情,必须“环境、动物、人”同步干预。
04护理诊断
护理诊断基于评估结果,我们提炼出4个核心问题,这些问题环环相扣,共同导致了疫情的发生与扩散:
生物安全屏障失效(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