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一、风险的概念与基本知识 风险的概念 将风险定义为“损失发生的不确定性”是目前普遍采用的风险定义。 它简单而明确,其要素为不确定性 和 损失这两个概念。 一、风险的概念与基本知识 按风险产生的原因划分风险 自然风险(Natural risk),指由于自然力的非规则运动所引起的自然现象或物理现象导致的风险。如风暴、火灾、洪水等所导致的物质损毁、人员伤亡的风险。 社会风险(Society risk),指由于反常的个人行为或不可预料的团体行为所造成的风险。如抢劫、罢工、战争、盗窃、玩忽职守等。 经济风险(Economic risk),一般指在商品的生产和购销过程中,由于经营管理不力,市场预测失误,价格变动或消费需求变化等因素导致经济损失的风险,以及外汇汇率变动以及通货膨胀而引起的风险。 技术风险(Technological risk),指由于科学技术发展所带来的某些不利因素而导致的风险。如核物质泄漏所致损失的风险。 一、风险的概念与基本知识 按风险的性质划分,可将风险划分为: 静态风险(Pure risk)又称纯粹风险。这种风险只有损失的可能而无获利的可能。也就是说,它所导致的后果只有两种,一种是损失,一种是无损失,是纯损失风险。静态风险的产生一般与自然力的破坏或人们的行为失误有关。例如最近中国东南沿海的台风所造成的损失。 动态风险(Dynamic risk),又称投机风险。指既有损失可能又有获利可能的风险。它所导致的结果包括损失、无损失、获利三种。如股票买卖,股票行情的变化既能给股票持有者带来盈利,也可能带来损失。动态风险常与经济、政治、科技及社会的运动密切相关,远比静态风险复杂,多为不规则的、多变的运动。 一、风险的概念与基本知识 按风险是否可控,可将风险划分为: 可控制风险(Controllable risk): 可以预防控制的风险。 不可控制风险(Uncontrollable risk):即不可预防、控制的风险 可控风险是我们的主要研究对象。 二、如何有效的避险??? 二、如何有效的避险??? 企业所面对的风险 中国经济运行需要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 虚拟经济化解风险的原理 中国风险管理工具需要大发展 企业面临的最大风险是价格风险 就企业的运营环境而言,价格风险的控制是第一位的,如果价格风险无法有效控制,企业很难良性运营。 价格风险是多方面的,包括原料价格风险、产品价格风险、汇率风险、利率风险等多方面,而目前的中国企业在诸多方面的风险管理方面,只能进行部分有效的规避,仍然面临巨大的经营风险。 其根本原因不是企业风险管理意识不足,而是国内有效的风险管理工具缺乏。 中国企业面临不平等的国际竞争局面 中国的企业正在融入国际化的竞争,但中国的企业在和国际企业进行竞争时,面临的是不平等的局面,原因即在于其它国际企业可以通过风险管理体系使企业规避风险,而中国的企业则在巨大的风险面前缺乏有效地避险手段。 举例来说,2003年全球棉花价格上扬,国内棉花现货价格由2003年初的11000元/吨大幅上涨至当年10月份的19000元/吨,中国纺织企业度日维艰,在国际出口市场上拱手让出一块又一块市场,可见在一个缺乏风险管理体系的环境中,企业是很难具有持久的竞争力的,在国际竞争中处于极为不利的局面,最终危害国民经济的稳定增长。 美国经济拥有全球最发达的风险管理体系 美国是世界上经济总量最大的国家,其经济增长的质量也非常高,其根本原因正是在于美国经济拥有全球最发达的风险管理体系,可以将实体经济运行中所产生的风险通过风险管理体系转移到虚拟经济中去,从而使实体经济的运行达到规避风险,运行最优。 美国经济已转入复苏,复苏如此之快、衰退对实体经济的打击如此之小的原因正是美国的风险管理体系将大部分衰退风险在全球范围内进行了转移,否则,以美国那斯达克指数从5000点暴跌至1000点的结果来看,没有风险管理体系的话,美国实体经济早已崩溃。 中国风险管理体系拥有巨大的成长空间 风险管理体系主要由期货市场、期权市场等风险管理市场构成。 美国拥有全球最发达的期货和期权市场,期货市场也正是起源于美国。 2003年美国的GDP为10.74万亿美元,增长3.1%,2003年中国的GDP为11.66万亿人民币,增长9.1%,折合美元为1.4万亿,中国经济的规模总量已经达到美国的13%。 但看一看中国的风险管理体系,期货市场只有9个品种,尚不足美国的零头。 中国风险管理体系拥有巨大的成长空间 2003年度中国三家期货交易所全部成交量为2.76亿手,而仅美国芝加哥商业交易所 (CME)2003年成交量就达6.4亿手,中美之间期货市场的巨大差距由此可见一斑。 中国目前还没有金融期货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591-第八章 金融市场与金融工程.ppt
- 527-投 资基 金.ppt
- 592-金融交易技术分析.ppt
- 528-请你帮忙.ppt
- 593-第六章 长期股权投资.ppt
- 595-第十三章 股利政策.ppt
- 596-第一章 证券与证券市场.ppt
- 530-EMIS中国商业资讯服务2010.04Marketing Brochure for Customers.ppt
- 532-参与除权(息)是否能获利以台湾125家上市公司为例.ppt
- 597-关于定义、现状与未来展望.ppt
- 金融产品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积极适应市场风格,行为金融+机器学习新发现.pdf
- 交运物流2024年度投资策略:转型十字路,峰回路又转(2023120317).pdf
- 建材行业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板块持续磨底,重点关注需求侧复苏.pdf
- 宏观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复苏之路.pdf
- 光储氢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复苏在春季,需求的非线性增长曙光初现.pdf
- 公用环保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电改持续推进,火电盈利稳定性有望进一步提升.pdf
- 房地产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聚焦三大工程,静待需求修复.pdf
- 保险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资产负债匹配穿越利率周期.pdf
- 政策研究2024年宏观政策与经济形势展望:共识与分歧.pdf
- 有色金属行业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新旧需求共振&工业原料受限,构筑有色大海星辰.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