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标题】土家族哭嫁歌的艺术特征 【作者】冉淑芳 【关键词】土家族??哭嫁歌??艺术特征??演唱形式 【指导老师】刘向阳 【专业】音乐学 【正文】一、引言哭嫁歌的研究在我国起步较晚,资料的搜集与整理直到刘伟民先生的文章发表后才逐步引起重视,真正有代表性的成果则出现在更晚的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后。武汉大学中文系土家族文艺调查组等搜集整理、湖北人民出版社1959年出版的土家族《哭嫁歌》,《中国歌谣集成》中已出版的各省分卷则是哭嫁歌搜集的最新成果。这些资料,为哭嫁歌的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一)土家族哭嫁歌的起源土家族有着许多独特的风俗习惯,如办丧事“歌而不悲”和嫁姑娘“哭而不喜”便是其极典型的民俗事象。在此基础上产生的哭嫁歌也是独具一格,特别鲜明。哭嫁是我国流行范围很广的一种婚俗,随之而产生的“哭嫁歌”成了特定历史时期女性出嫁时渲泄心中真情实感的写照,有着深刻的文化内涵和重要的研究价值。姑娘出嫁头天,三亲六戚都来祝贺,每当客人进门,姑娘便向客人数数罗罗的哭,称为“哭嫁”。?土家族也是巴渝地区的主要少数民族之一,自称“毕滋卡”,分布在渝东南的石柱、黔江、酉阳、秀山、彭水五个土家族或土家族苗族联合自治县,人口约100万。据史料考证,土家族乃古代巴人后裔,汉代文献称“武陵蛮”,隋唐时称“五溪蛮”或“酉阳蛮”,宋代称“土人”、“土民”,清末开始有“土家”之称。 彭勃编著《土家语研究及实录》①中记录,土家族有语言,无文字,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语支未定。现能讲土家语的,只分布在酉阳县酉酬、大溪和秀山县的石堤三个区的部分地区,约有500人。自明王朝在土家地区普遍设立学校起,土家弟子一入学便学习汉文。“改土归流”以后,渝东南土家地区又通用汉语,这就使得土家语演唱的民间歌谣大量失传,有的已用汉语改造成了后来的状态,有的则又直接将传入的汉族歌谣改造成了符合本民族特点的歌谣,土家族的民间歌谣受汉文化的影响、掺杂乃至融合相当明显。从“情歌”、“生活歌”、“历史传说歌”类部分歌谣便能看出其影响痕迹。通过对哭嫁习俗起源的分析,彭继宽主编的《土家族文学史》②中认为哭嫁可能是起源于母系氏族向父系氏族过渡时期的抢婚,女子的痛哭则是源于远古抢婚中女子遭抢时的喊叫或哭泣。这种妇女被抢时的惊呼和痛哭便发展成了以后的哭嫁。然而,哭嫁习俗也有可能是人在感情方面的表露,是一种很自然就形成的习俗,它并不与某一特定的婚姻形态构成因果关系。这符合了几千年来儒家孝亲的伦理观念。其实,土家族哭嫁习俗的形成也有其社会功能方面的原因。女子通过对哭嫁“技术”的掌握,能品尝到成年妇女人生的苦涩和艰辛,能更快地适应相对独立的生活并且更加勤劳、贤惠,婆家也会对其更加地优待。土家族哭嫁习俗有着悠久的历史,虽然对哭嫁到底是如何产生的没有得出一个具体的答案,但这个风俗之迷仍是大家感兴趣的课题之一。?哭嫁的内容按对象不同而异?,各地也有差别。从艺术表现风格看,贯穿土家族哭嫁歌中的感情基调和人物心态就是一个“悲”字,它是土家族女性婚姻悲剧乃至人生悲剧的真实写照。这正如土家族诗人彭秋潭的一首表现哭嫁中“陪十姊妹”的竹枝词所描绘的那样:“十姊妹歌歌太悲,别娘顿足泪沾衣。宁山地近巫山峡,犹似巴娘唱竹枝。”?千百年来无数土家族女性都催人泪下地哭出了一个“悲”字。它有着极其丰厚的民族文化内涵和深远的社会历史背景,对哭嫁习俗进行研究对认识土家族的婚姻文化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二)哭嫁习俗的产生和演变?关于哭嫁习俗产生的原因,众说纷纭,尚未有一定论。但一定的风俗习惯的产生必定有一定的历史背景,而且土家族哭嫁习俗流传至今,它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和演变过程。对于土家族哭嫁习俗的起源,一部分研究者认为产生于改土归流之后。其实从人类学的角度看,改土归流之前土家族地区的社会形态早已存在促使哭嫁萌芽的诸多因素。刘廷新《土家族哭嫁歌探幽》③中说到从土家族远古口耳相传而来的民间文学折射的社会历史来看,土家族也与其它民族一样,在婚姻发展史上经历了群婚,氏族外婚,对偶婚和一夫一妻制等几个基本阶段。实际上,在夫权制和私有制产生的同时,就已经播下妇女悲剧的种子。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说:“母权制的被推翻,乃是女性的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失败。”自此之后,女性的黄金时代结束了,地位一落千丈,逐渐成为男性的附庸和被男性支配的“工具”。从群婚制到对偶制的过渡发展,虽由女性来完成,但是女性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即女性用献身赎买办法,把“自己从古时存在过的共夫制之下赎出来,而获得只委身于一个男子的权利。”在土司时期,一些残暴的土司即对管辖下的土民新娘行使“初夜权”,不过这“初夜权”的行使,已消散了向神赎罪的性质,而是演变成了土司对年轻女子的残暴占有。这种残暴的占有,必然会给新娘心理感情上以极大的伤害和摧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年海洋石油开采智能可穿戴设备柔性传感技术创新报告.docx
- 2025年湛江市中心人民医院医护人员招聘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docx VIP
- S6520X-EI系列万兆交换机彩页.pdf VIP
- 新人教版高中数学选择性必修第一册全套PPT课件及配套讲义.pptx VIP
- 3.1 电离平衡 课件【新教材】人教版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一(共42张PPT).pptx VIP
- 2024年人教版必修一第二章氧化还原反应第一课时 课件 29PPT.ppt VIP
- 平面向量测试题高考经典试题附详细答案解析.doc VIP
- (高清版)T 30366-2024 生物质术语.pdf VIP
- 汽车消费复杂行为分析报告.pptx VIP
- 交通事故和解赔偿协议书范本.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