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肺痈.ppt

  1. 1、本文档共3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医肺痈.ppt

[概述] (一)定义:由于热毒瘀结于肺,以致肺叶生疮,血败肉腐,形成脓疡的一种病证,属于内痈之一。 中医对“痈”的认识 凡肿疡表现为红肿高起,灼热疼痛,周围界限清楚,在未成脓之前无疮头而易消散。已成脓易破溃,溃后脓液稠粘,疮口易收敛者。都称为“痈”。 “痈”又有“外痈”和“内痈”之分。 外痈——多发于躯干、四肢等体表部位,如颈痈、腋痈、乳痈等。 内痈——多发于脏腑,如肺痈、肠痈、肝痈等。今天我们讨论的肺痈属于内痈。 (二)证候特征 1、起病急,属实证、热证; 2、发热,胸痛,咳吐腥臭脓痰或脓血痰。 (三)范围 主要见于西医学肺脓肿,化脓性肺炎、肺坏疽、及支气管扩张合并化脓性感染。 [病因病机] (一)病因 1、感受外邪(外因):风热、风寒(寒郁化热)--吸入性肺脓肿(西医) 2、痰热内盛(内因): 嗜酒过食辛辣厚味→痰热上蒸于肺 原有肺脏宿痰(咳、喘) --继发性、血源性肺脓肿(西医) [病因]    风热 外因           邪热壅肺    风寒——郁而化热    嗜酒过度,过食辛辣厚味 内因                  肺有宿痰(咳喘) 热壅血瘀蕴酿成痈   肺痈 (二)病机 病位在肺,病理性质主要属实、属热(痰热、瘀血郁结,血败肉腐,或痈化为脓) 病理演变过程有初期、成痈期、溃脓期及恢复期等不同阶段 1、初期 卫外功能↓ 风热 + 内外合邪→肺卫同病 痰热素盛 风寒 西医:炎症期,病灶部位发生炎性侵润、充血肿胀的病理变化 2、成痈期:       日久热毒及血 肺经痰热素盛        蒸薰于肺       复感外邪(风热)     痰热血瘀壅肺。(成痈期) 西医:肺组织坏死形成脓肿 3、溃脓期: 痰热血瘀壅阻于肺 日 久   肉腐血败成脓--肺络损伤(溃脓期) 西医:坏死组织液化,脓腔破溃,脓液通过气道排出 4、恢复期: 热毒徐解→邪去正复 西医:坏死组织逐渐排净,脓腔消失,健全肺组织膨胀填补缺损。 病因病机示意图 外感风(寒)热  内外 合邪   肺-肺卫不和  壅热 痰热(湿)素盛                 痰  瘀                 血败肉腐            阴伤气耗——恢复            正虚邪恋——慢性 [诊断] (一)病史 青壮年多见,起病急骤,病情多重 (二)临床特征 恶寒发热,继之壮热,或有寒战、咳嗽、胸痛、气喘,10日左右后咳吐腥臭脓痰或脓血。 (三)辅助检查1、验痰法 本病的特征为咯吐腥臭脓血浊痰, 所以在临床上要特别注意对痰的观察, 从色——黄绿色或脓血状;  质——如米粥;  味——腥臭;  量——较多甚者300~500ml/日。 这种痰如果放置一段时间后,可分为三层,面层为泡沫,中层为清痰液体,下层为坏死的肺组织。 试验口味可见啖生豆汁不腥。 2、查体:舌下生细粒 病二个月后可出现指甲紫而带弯,指端形如鼓槌(杵状指)。 患侧肺部听诊可闻及湿啰音或呼吸音减低。 3、胸部X光片检查:肺部可见大片浓密炎症阴影或见透亮区及液平面。 4、血常规:血WBC及N显著↑ [鉴别诊断] 1.风温:初期难鉴别。但风温经正确及治疗,一般病情较易控制,多在1周内身热下降,病情向愈。 2.肺脏其他疾患表现之痰热蕴肺证: 亦可见发热、咳嗽、胸痛、咯痰带血等症状,为气分邪热动血伤络,病情较轻。 3.与肺痿鉴别 [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1、掌握病性:本病为热毒瘀结于肺, 成痈酿脓,发病急,病程短,属于实热证。 2、辨别病期: 初期-邪在肺卫;表现:畏寒高热(39~40.℃),伴有咳嗽胸痛咯吐粘痰,气急纳差 成痈期-热壅血瘀、蕴酿成脓;表现:咯痰增多如脓,有腥臭味,或脓血相兼。 溃脓期-痈肿内溃;表现:排出大量腥臭脓痰或痰。 恢复期-邪去正复;表现:身热下降,症状减轻,病情好转,持续数周逐渐恢复。 (二)治疗原则 1.以祛邪为原则,采用清热解毒、化瘀排脓为主法 清热解毒 :热毒为本病之因,整个病程都在重视清热解毒。 化瘀消痈 :血瘀为成痈的病理基础,化瘀有助于痈疡的消散,成痈期尤当留意。 排脓 :脓已酿成则为热毒盘踞之根,脓净则毒去,在溃脓期须遵“有脓必排”的原则,着意排脓以去邪毒。 2.审病程,分阶段施治 初期:风热侵犯肺卫——清肺散邪。 成痈期:热壅血瘀——清热解毒,化瘀消痈。 溃脓期:血败肉腐——排脓祛毒。 恢复期:阴伤气耗——养阴益气;     邪恋正虚——扶正祛邪。 (三)分证论治 1、初期 症状: 卫分症状:恶寒发热,脉浮数而滑,苔薄黄 肺部症状:咳嗽痰少而粘,胸痛咳时尤甚,呼吸不利  要点: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7800034fgyj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