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C-L-苯丙氨酸的合成工艺优化.docVIP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BOC-L-苯丙氨酸的合成工艺优化 于瑞,王兴涌** (中国矿业大学化工学院,江苏徐州,221006) 5 10 15 20 25 30 摘要:氨基酸深层次加工及新产品的开发,是氨基酸产业发展的趋向。氨基酸是一种天然存 在的最重要的手性源之一,通常作为手性合成砌块用于手性药物的合成。本论文设计了一 条合成路线,并对 Boc 氨基保护合成条件进行优化,中间体经过红外表征。 关键词:L-苯丙氨酸;手性;Boc 氨基保护;合成 中图分类号:TQ612.2 The synthesis technique of BOC-L-phenylalanine Yu Rui, Wang Xingyong (School of chemcal engineering and technolagy,CMUT,221006) Abstract: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amino acid industry is deeper processing and developing new products of amino acid. Amino acid, which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natural chiral source, is usually served as chiral synthesis block in the synthesis of chiral drugs. This paper explored a new synthetic route and optimized the Boc- protection synthesis conditions. The structure of the intermediate was characterized by IR . Key words: L-phenylalanine; chiral; Boc amino protection; synthesis 0 引言 氨基酸[1]是一种重要的手性源,作为廉价的化学原料广泛的应用于生物技术和制药行 业。氨基酸中的氨基对氧化和取代反应都很敏感,为了使分子其他部位进行反应时氨基保持 不变,通常需要用易于脱去的基团对其进行保护。常用的氨基保护基有很多[2],归纳起来可 分为取代烷氧羰基、酰基和烷基三大类。其中取代烷氧羰基使用最多。 本文主要以 L-苯丙氨酸为原料[3-5],采用碳酸二叔丁酯为保护剂,合成 BOC-L-苯丙氨 酸并对其进行工艺条件的优化。 1 实验部分 1.1 试剂和仪器 试剂:L-苯丙氨酸、四氢呋喃、叔丁醇、固体碳酸氢钠、碳酸二叔丁酯、乙酸乙酯、浓 盐酸、二氯甲烷、无水硫酸钠、1,4-二氧六环。 仪器:恒速磁力搅拌器(85-2 型)、84-1 磁力搅拌控温电热套、电子天平、SHZ-D(III) 循环水真空泵、N-10001 旋转蒸发仪、HH.S1-电热恒温水浴锅、FT-IR 红外色谱仪。 35  1.2  BOC-L-苯丙氨酸的合成 作者简介:于瑞(1985-),男,在读硕士,精细有机合成 通信联系人:王兴涌(1963-),男,教授,精细有机合成. E-mail: yurui1943@ -1- CO2H NH2  Boc2O  CO2H NHBoc L-苯丙氨酸(S构型) 将 8.26 gL-苯丙氨酸溶于 300 mL1:l 的 THF/H2O,形成溶液(白色浑浊),冰水浴降温 至 0 ℃,加入固体碳酸氢钠 4.2 g 。将 12.84 mLBoc2O 滴加至苯丙氨酸溶液(白色浑浊)。 0 下反应 30 min,恢复到室温(25 )搅拌过夜(20 小时),反应过程中持续有气体产生, 40 45 50 反应完毕后溶液变澄清。反应液用乙酸乙酯 200 mL 萃取 2 次,丢弃上层有机相,无机相(无 色)用 10 %的盐酸调节 pH 值至 4-5(溶液变白色浑浊),再用二氯甲烷 200 mL 萃取 3 次。 合并下层有机相(白色浑浊),用无水硫酸钠干燥过夜,减压旋蒸,得到黄色粘稠状物质, 称重为 12.18 g,产率 91.5 %。 mp: 86-88 IR(KBr)v: 3366cm-1,2981 cm-1,2613 cm-1,1754 cm-1,1637 cm-1,1463 cm-1,1394 cm-1, 1163 cm-1,702 cm-1,570 cm-1。 2 结果与讨论 2.1 BOC-L-苯丙氨酸的合成机理 BOC-L-苯丙氨酸的合成属于羧羰基的亲核取代反应[6-7]。即在酸或碱的作用下,亲核试 剂进攻羰基碳,生成四面体中间体,然后再发生消除,得到取代产物。反应分两步进行,为 亲核加成一消除历程。 O 

文档评论(0)

文档分享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