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ISO /TS16949:2002
标准简介
高盟机械(深圳)有限公司实验室
姓名:杨文贵
时间:2008-06-17
一﹒ISO/TS 16949 的背景
1. ISO/TS 16949 是什么?
ISO/TS 16949 是汽车行业生产件、服务件组织的质量体系要求国际标准。
2. 国际汽车行业质量体系标准的发展历史
德国汽车工业联合会 (VDA:VBRBANO DER AUTOBOMIL INDUSTRIE) 于1970 年提出了 VDA 要求,于 1991 年发行了 VDA 6.1 第一版,1999 年 1 月 1 日发行到第 4 版,1999 年 4 月 1 日起强制适用。
美国三大汽车厂 (通用 [GM]、福特 [FORD]、戴姆勒 – 克莱斯勒 [CHRYSLER]) 于 1988 年成立特别工作小组,1994 年 8 月颁布 QS-9000 第一版,至今已发行至第三版。
法国 - EAQF 94
意大利 - AVSQ 95
3. ISO/TS 16949 的制定和修订
国际汽车特别工作组 (IATF) 以及 ISO/TC 176,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技术委员会及其分会的代表在 ISO 9001:1994 的基础上结合 QS-9000、VDA 6.1、EAQF 94、AVSQ 95 等质量体系要求制定了 ISO/TS 16949 技术规范,于 1999 年 1 月 1 日颁布发行。
国际汽车特别工作组 (IATF) 以及 ISO/TC 176 技术委员会、日本汽车制造商协会 (JAMA) 合作,对 ISO/TS 16949:1999 进行修订,2002 年 3 月 1 日颁布 ISO/TS 16949:2002。
2002 年 8 月美国三大车厂宣布 QS-9000 将于 2006 年 12 月 14 日失效,代之以 ISO/TS 16949:2002。
4. 为什么要制定 ISO/TS 16949:2002
QS-9000 及 ISO/TS 16949:1999 是基于 ISO 9000:94。
ISO 9001:2000 已于 2000 年 12 月 15 日生效,ISO 9000:94 将于 2003 年 12 月 15 日失效。
整合国际汽车行业品质体系要求。
引入近年国际上先进的管理理念。(如八大管理原则)
适应新的竞争环境 – 全球经济一体化的需要。
5. 实施 ISO/TS 16949:2002 的好处
统一标准,避免重复审核;
达致认证审核及审核员培训准则的一致性,避免矛盾和偏差;
通过 “顾客导向” 的过程模式,提高过程的有效性及效率,提高客户满意度;
加强缺陷预防,减少变差和浪费;
通过持续改进,不断提升企业的绩效。
6. QS-9000 与 ISO/TS 16949:2002 的总体比较
QS-9000是以 ISO 9000:94 质量体系要求为基础加上美国三大车厂的要求;
ISO/TS 16949:2002 是以 ISO 9001:2000 质量管理体系要求为基础,加上国际汽车行业的要求;
ISO 9000:94 是质量保证 (Quality Assurance) 体系模式标准,
ISO 9001:2000 是质量管理 (Quality Management) 体系标准,
ISO 9001:2000 质量管理体系要求包括了产品质量保证及顾客满意。
QS-9000基本上是按制造业流程次序编写由 4.1 ~ 4.20 共有 20 条要素;ISO/TS 16949:2002 是按以过程为基础的质量管理体系模式,并采用 PDCA 方法,标准要求共有八个大部份:
1. 范围
2. 引用标准
3. 术语和定义
4. 质量管理体系
5. 管理职责
6. 资源管理
7. 产品实现
测量、分析和改进
二﹒八项质量管理原则
原则一:以顾客为关注焦点
组织依存于其顾客。因此,组织必须理解顾客当前的和未来的需求,满足顾客要求并争取超越顾客期望。
全面了解顾客的需求和期望,如对产品、交货、价格、可靠性等方面的要求。
确保组织的各项目标,包括质量目标能直接体现顾客的需求和期望。
确保顾客的需求和期望在整个组织中得到沟通,使各级领导和全体员工都能了解顾客需求的内容、细节和变化,并采取措施来满足顾客的要求。
有计划地、系统地测量顾客满意程度并针对测量结果采取改进措施。
处理好与顾客的关系,力求顾客满意。
在重点关注顾客的前提下,确保兼顾其它相关方的利益,使组织得到全面、持续的发展。
原则二:领导作用
领导者建立组织统一的宗旨及方向。他们应当创造并保持使员工能充分参与实现组织目标的内部环境。
全面考虑所有相关方的需求,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