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3年第2期 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3No.2
总第51期 JournMofHainanRadio&TVUniversi~ GeneralSefialNo.51
苏联作家的 “宗教情结
韩捷进
(海南师范大学 文学院,海南 海口571158)
摘 要:从20世纪5O年代中期开始,苏联不少作家由于对现实的不满与忧虑,不同程度
地在文学中表现出向宗教寻求拯救倾 向,作家们借宗教道德理想表现对人生对世界的忧思,
力求寻求能联系全人类的一种精神。苏联作家的 “宗教情结”在20世纪下半期现代社会中具
有新的表现形式和思想内涵,具有全人类性、现实性意义。
关键词:宗教情结;心灵归宿;自觉意识
中图分类号:1106.9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743(2013)02—0001—06
俄国是一个宗教意识浓厚的民族国家,在苏
一 俄苏作家与东正教
维埃时期最初的几十年间,社会主义思想 占领着
国家的思想文化阵地,宗教意识被淡化。但从20 观照人类历史思想发展过程,人们会发现,
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一些作家发出了对以东 人道主义与宗教思想并非水火不相容,因为人道
正教为主的基督教宗教信仰之声 ,苏联有代表性 主义内涵本身具有博爱精神。在西欧资本主义
的作家索尔仁尼琴、帕斯捷尔纳克、艾特玛托夫、 发展时期,人道主义世俗化,人道主义者明显地
拉斯普京、邦达列夫、阿斯塔菲耶夫等,由于对现 偏重于强调人欲的张扬,反对神性,具有抵抗宗
实的不满与忧虑,都不同程度地在文学中表现出 教的明显倾向。尽管如此,西欧人道主义者也没
向宗教寻求拯救倾向。如何评价苏联作家的 “宗 有舍弃与宗教思想内核相通的博爱精神,譬如启
教情结”,在中国学术界有着不同声音,毁誉相 挚 期的人道主义者高扛 自由、平等、博爱理性
交。我们认为,20世纪下半期苏联作家并非俄国 大旗,发动民众参加推翻封建专制的革命。俄国
历史宗教观念的简单重蹈,正如欧洲文艺复兴一 历史上的人道主义与宗教是结合为一体的,即人
样,并非古希腊罗马文化简单的再生,人文主义 道主义宗教化。
者穿着古人的衣服,说着古人的话语,演出历史 公元988年,俄罗斯按拜 占庭仪式接受了基
的新面貌。苏联作家借宗教道德理想表现对人 督教的东正教,之后拜 占庭文化迅速传人俄罗
生对世界的忧思,苏联作家的 “宗教情结”在20 斯。俄罗斯尽管经历东方化统治,但东正教牢牢
世纪下半期现代社会中具有新的表现形式和新 控制着俄国人的意识,尤其是俄国农奴的意识。
的思想内涵,具有全人类性、现实性意义。 东正教在俄罗斯的哲学宗教思想中主要观念为:
收稿 日期 :2013—04—18
作者简介:韩捷进,女,汉族,海南文昌人。海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俄苏文学。
聚合性、弥撒亚观念、神人观念和上帝的内在性 纪俄国文坛出现了灿若群星的伟大名字,涌现出
观念等。聚合性强调组织合作 ,弥撒亚观念即救 普希金、陀思妥耶夫斯基、托尔斯泰、契科夫等一
世主思想,神人观念和上帝的内在性观念即神的 批世界文学大师。
本质与人的本质结合,人的主体性是实现上帝人 苏维埃时代的作家或多或少继承了俄国文
化、神人的生命前提。在以往基督教中,人是没 学传统,包括俄国的宗教意识。在苏维埃时代最
有充分主体性的。在俄罗斯,东正教与世俗人道 初的几十年间,社会主义思想 占领着国家的思想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