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优秀硕士毕业论文,完美PDF内部资料。支持编辑复制,值得参考!!!
摘 要
我国长期以来,三大诉讼活动采用统一的证明标准即 “事实清楚,证据确实
充分”, 并强调事实、证据的客观性,而且从立法的角度予以确认并在长期的司
法实践中运用。上述特点实际上也是过去我国民事诉讼证明标准重要缺陷的表现。
采用同一证明标准的做法不仅无视各诉讼之间的本质差别,也人为地提高了民事
诉讼的证明标准,拖 了案件的审理。
英美法系民事诉讼证明标准所采用的是“盖然性的优势”或 “优势证据”标
准,而大陆法系在民事诉讼证明上则主张 “高度盖然性”的标准。在借鉴国外民事
诉讼证明标准的经验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之后,我国在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
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 73 条引入了“高度盖然性”的证明标准,要求在民事
诉讼证据无法达到确实充分,所证明的事实不能达到完全排除其他可能性的情况
下,只有按照 “高度概然性”的证明标准作出判断,这就明确了民事诉讼中的证
明要求和证明标准。
在民事诉讼中,对盖然性要求过高将导致真伪不明的案件增多 ,不利于民事
关系的稳定。对盖然性要求过低则又可能导致当事人长期不服法院的判决而要频
繁启动诉讼程序 ,浪费宝贵的司法资源。因此有必要基于民事诉讼所保护的法益
不同,对不同的案件、不同的法律事实采用不同证明尺度。根据当前民事诉讼活
动的需要,将高度盖然性证明标准划 为三个层次更为合理,证明要求从高到低
依次为极高的盖然性、很高的盖然性和较高的盖然性。根据各种民事、民商事案
件诉讼实践,大致可划分为身份关系、确权、劳动争议、侵权和违约等几大类型,
也就是由身份到契约的类型化系列,并且可以相应设立由高到低、逐级递减的证
明要求和证明标准。一般认为,在民事诉讼实践中,通常涉及婚姻家庭继承案件、
刑事违法事实的证明、民事欺诈事实的证明、不当胁迫事实的证明、口头遗嘱或
口头赠与事实的证明等情形时,适用的证明标准要高于 “高度盖然性”。 同时,
对涉及环境污染、医疗事故、产品质量责任等特殊侵权行为领域因果关系或过错
的证明时,法律上并未要求受害人一方对上述要件事实的证明必须达到 “高度盖
然性”,而是规定适当降低受害人对上述要件事实的证明责任,只要证明的结果
使法官获得大致的心证,能得出待证事实大致可能 在的结论,即视为获得证明,
以保护受害人的合法权益。
1
关键词:民事证据 证明标准 责任 配 标准层次
2
Abstract
The uniform standard of proof that three major litigation activities in China have
long adopted is clear facts and true and sufficient evidence”, and stresses the
objectivity of the fact and evidence, but also is recognized from the legislative point of
view and applied into the long-term judicial practice. In fact, these characteristics were
the important shortcomings in the civil procedure standard of proof in China. The
adoption of the same standard of proof not only ignores the essential differences among
the litigation, but also artificially enhances the civil procedure standards of proof and
delays the trial of the cases.
The civil procedure standard of proof adopts the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