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联俄拒日到联盟日英 _ 甲午后中国外交(1895-1899年).pdfVIP

从联俄拒日到联盟日英 _ 甲午后中国外交(1895-1899年).pdf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优秀博硕毕业论文,完美PDF内部资料。支持编辑复制,值得参考!!!

论文摘要 1895 年 4 月,中日甲午战争结束后,清政府的衰败更加暴露无遗。为了挽 救生存危机并报复日本,清政府企图利用俄国策动三国干涉还辽的时机,实施联 俄拒日。清政府这一外交意图在第一次政治大借款(又称俄法借款)的交涉中有 充分的反映。1896 年,李鸿章奉命访俄致贺,俄国又以中俄缔约为诱饵,使清 政府同意西伯利亚铁路穿越中国东北。尽管,清政府为实现联俄拒日而不断出让 主权利益,但是清政府未能收到预期的成果,而俄国在华利益的扩大引起其他列 强特别是英国的强烈不满。清政府在推动联俄外交的同时,又不得不试图平衡列 强的在华利益。第二、三次政治大借款(即两次英德借款)的交涉就反映了清政 府联俄外交的阻滞。1897 年胶州湾事件爆发后,俄国利用调停中德冲突,撕毁 《中俄密约》,强行租借旅大,从而宣告了清政府的联俄外交完全破产。清政府 也随之陷入了瓜分狂潮。面对严重危机,中国朝野都试图进行外交政策的转向。 联盟日英就成为朝野特别是地方督抚、维新派和绅商的外交取向。戊戌变法的失 败使得这一外交转向未能实现。但是晚清中国的政治分裂却通过外交进一步暴露 出来。外交的失败也加速了清政府的覆灭进程。 本论文以甲午战争结束后的 1895 年到义和团运动全面爆发,清政府向列强 宣战的 1899 年的五年作为集中研究时段,深入分析清政府在该时段中外交思想 和政策的形成、实施、效果和变化,把清政府外交放在一个诸多因素共同作用并 相互影响制约的时代背景下加以考察,探讨甲午战败后清政府如何为挽救自身的 生存危机而实施调整外交政策,而朝野各派政治力量如朝廷官员、地方督抚、知 识分子、绅商如何从自己的利益和认识出发,影响清政府的外交政策。 本论文以具体的外交事件为断面进行研究,在谋篇布局上按照事件发生时 序铺陈。除导言和结语外,论文主体共分为七章: 导论部分中对选题的由来和研究意义、相关研究的历史和现状、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论述框架以及关键问题进行概述,以期取得引导问题,明确研究的 方向和论述重点,并展示论文概貌的效果。 第一章“联俄拒日——战后初期的外交应对”,以 1895 年《马关条约》签 约到当年年底为考察时段,贯穿三国干涉还辽与中俄借款谈判这两个重大外交 事件,集中论述清政府如何向俄国主动靠拢,并疑忌英国,在刘坤一与张之洞 的建议下,形成“联俄制倭”外交设想的过程。该章充分关注清政府在第一次 政治大借款(即俄法借款)对俄国的倾斜,以及清政府内部对联俄外交的不同 v 意见,从中分析清政府倾向俄国所引起的列强在华利益竞争,以及由此所导致 的三国干涉的瓦解,从而充分揭示清政府联俄外交的盲目性。 第二章“李鸿章与联俄外交的高潮”,以 1896 年的中俄密约谈判为叙述背 景,阐述清政府在实施联俄外交问题上所面临的困境,李鸿章在访俄过程中如 何在俄方的引诱下,以出让东北主权利益为代价签订《中俄密约》的过程,以 及社会舆论界对《中俄密约》的质疑。李鸿章作为中俄缔约的中心人物是本章 研究的重点关注对象。由于李鸿章惨淡经营的北洋水师遭到覆灭,李鸿章不复 作为一个具有实力的地方督抚延续自己的政治生命,不得不完全依附于那拉氏, 成为那拉氏外交的代言人和执行人。李鸿章由于自身境遇的变化,对日本极度 仇视,积极推动联俄外交。本章将深入分析李鸿章执行中俄缔约过程中的非理 性的思想因素。 第三章“联俄外交的阻滞——平衡与防范”,重点探讨联俄拒日所受到的内 外阻力。分为三个部分,前两个部分以两次英德借款为叙述对象,分析清政府 在第二次和第三次政治大借款的交涉中与英、俄、德、法等国的矛盾与冲突。 第三部分以中比卢汉铁路借款交涉为中心,集中阐述张之洞、王文韶和盛宣怀 在卢汉铁路借款交涉问题上从共识到分歧的过程,从中探究清政府如何由于主 观的认识错误导致全局性的被动,为铁路权益的大面积丧失不自主地创造了条 件,总之,本章集中论述清政府在实施联俄外交过程中自身所处的重重困境, 以及各种因素对联俄外交的牵制和阻碍,从而揭示清政府的联俄外交并不是一 种坚定的方针,而是带有摇摆色彩的政策。 第四章“联俄外交的终结——瓜分狂潮”,以1897年与1898年之间的胶州 湾事件为背景,阐述清政府联俄外交的失败过程,关注清政府高层面对联俄外 交失败及其后的瓜分狂潮的无言无策的消极应付。本章深入揭示清政府从希望 俄国履约调停中德争端到消极应对瓜分狂潮的急速变化过程。探

文档评论(0)

文献大师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