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混读班早期教育现状研究 _ 对贫困地区学前教育质量的考察.pdfVIP

农村混读班早期教育现状研究 _ 对贫困地区学前教育质量的考察.pdf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优秀博硕毕业论文,完美PDF内部资料、支持编辑复制。值得参考!!!

论 文 摘 要 混读班是将学龄前儿童混合在小学一年级中,对其进行“学前教育”的一种 班级组织形式。尽管不少地区还存在或广泛存在混读班,但这种班级组织形式违 背了国家的幼教政策,且有关农村贫困地区混读班早期教育的研究极少。 本研究以贵州省一国家级贫困县为例,采用质与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主要 采用访谈法、观察法、调查法、测查法等方法,到研究地进行了三次调研,共历 时三个多月,获取了有关混读班早期教育的大量的第一手资料。基于此,分别考 察了混读班早期教育的环境、课程、课堂互动、学前儿童认知准备发展状况及其 对后期学业成就的影响等问题,并为混读班早期教育和贫困地区早期教育质量的 提升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四个块面的研究结果分别是: 环境为早期教育的展开提供了条件,但混读班早期教育的外部和内部环境都 存在问题。在外部环境上,县和乡镇教育主管部门对混读班早期教育采取不允许、 不反对、不管理学前儿童的“三无”方式;小学学校管理人员对混读班学前儿童 的管理严重不足,多数小学学校对学前儿童的年龄、人数、收费等没有做出规定, 对其早期教育也没有明确的期望、要求,更没有为教师提供有关的支持。与此同 时,混读班早期教育的内部环境也让人担忧,这表现在:任课教师存在着师资老 化、接受培训少、稳定性无法得到保证的问题;班级的空间和座位安排反映出学 前儿童受到忽视,设施、图书、玩教具等资源严重匮乏;学前儿童的健康和安全 需要也没有得到充分的满足和保障。 课程是实现早期教育的手段,但混读班根本没有针对学前儿童的课程体系、 早期教育课程缺失,这表现在:混读班没有针对学前儿童的课程目标,教师对学 前儿童的教育和发展没有明确的期望;混读班早期教育的课程内容存在完全小学 化、从未为学前儿童做出相应课程安排的问题;课程实施中,教师主要采取集体 授课、但不关注学前儿童的方式;混读班没有面向学前儿童的课程评价。 课堂互动、尤其是师幼互动是早期教育过程的核心,但混读班课堂互动质量 极低,教师对学前儿童的情感支持、活动组织、教育支持都严重不足。相对而言, 混读班中的情感支持较好,这表现在:班级中积极氛围尚好、存在的消极氛围较 少,但教师对学前儿童的敏感性差,没有关注到学前儿童的观点;混读班中的活 动组织较差,这表现在:教师对学前儿童的行为管理差、活动组织的产出性低、 I 对学前儿童的教学安排极少;混读班中的教育支持尤其值得担忧,这表现在:教 师对学前儿童提供的认知发展少,针对学前儿童的反馈质量差,教师对学前儿童 的语言示范少、且质量差。 在上述环境、课程和课堂互动的共同作用下,混读班儿童在入学认知准备发 展上严重落后,这表现在:来自混读班的儿童在入学认知准备的基本概念、综合 概念和整体概念及绝大多数小项目的发展和通过率上,都落后于来自学前班和幼 儿园的儿童,和散居儿童无显著差异。其次,混读班儿童在入小学一二年级后的 语文、数学成就很差,这些科目的考试成绩平均分在 40 分左右;混读班儿童在 入学认知准备发展上的落后水平预测了其较差的语文和数学成绩。 以上研究就混读班早期教育现状的四个方面进行了探讨,四个块面的研究层 层深入、环环紧扣,研究结论能够相互支持和验证。以上研究证明,混读班早期 教育现状和质量堪忧,贫困地区和混读班幼儿教育质量需要得到提高。 关键词: 混读班 课程 课堂互动质量 入学认知准备 教育质量 农村贫困地区早期教育 II ABSTRACT Mixed preprimary and primary 1 classes is a type of education that preschoolers study together with primary 1 children. Although this kind of classes

文档评论(0)

文献大师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