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美国证券市场操纵认定标准研究
马江河
摘要:操纵在美国证券立法中没有明确的定义,执法和司法中以及学术界虽然都试图对操纵进行界定,但由于证券市场的复杂性,操纵行为的认定始终存在着很大困难。美国规范市场操纵行为的法律框架包括1933年证券法第17条、1934年证券交易法第9条、第10条以及证监会的相关规则。由于这些规定非常原则,对美国操纵行为认定标准的研究必须根据法院在不同时期所做出的判决进行。总体来说,经过一百多年的司法实践,美国的认定标准基本清晰,可供我国在修订证券法和执法、司法实践中参考。
关键词:美国证券法;市场操纵;认定标准
作者简介:马江河,法学博士,深圳证券交易所法律部副总监。
Abstract: US securities laws did not give a clear definition of manipulation or manipulative acts. While the regulators, courts and scholars made efforts to do so, difficulties exist in both enforcement and litigations due to the complexity of the securities market. The legal frameworks for regulating manipulation in the U.S. consist of Article 17 of the 1933 Securities Act, Article 9 and 10 of the 1934 Securities and Exchange Act and rules made by the SEC. Since the rules are very general, the research on pleading standards for securities price manipulation has to depend on the readings of court cases. In sum, after more than 100 years, the U.S. has developed a set of clear standards to some extent, which may provide some guidelines for our legislators, regulators and courts.
Keywords: US Securities Law, manipulation of securities price, pleading standards.
操纵的定义
一、立法定义
操纵一词在立法中曾多次出现,如证券交易法第9、10、14条和证监会的规章中。有的是用名词形式,有的是形容词形式。前者一般会是证券价格的操纵(manipulation of securities price),后者一般是操纵的手段(manipulative devices)。然而,操纵的含义都未明确,且各处的法律后果也不尽相同。例如,在14(e)中规定,操纵行为就是违法的,而在10b中则规定那些违反证监会规定的操纵行为才违法。在实务中,14(e)的适用取决于诉讼当事人和法院的决定,而10b则是国会授权证监会颁布规则界定哪些行为属于操纵。
二、学术界定义
学术界一直试图对操纵进行定义,比较有代表性的有两个。一是Thel教授的定义:“如果操纵意味着什么,那就是指意在引诱他人交易或迫使价格达到一个人为水平的行为。”另一个就是Bernheim等教授的简单明了的定义:操纵是“指对证券市场自由供求关系的有意干预。”对于上述定义,Fischel Ross在其文章中提出了批评。
三、美国证监会定义
美国证监会在对市场操纵行为认定时遇到的首要问题也是操纵的定义。在其裁决中有两处尝试对操纵进行定义,从中可以看出其定义主要是根据法院的认识做出的。在Edward公司案中证监会从投资者的角度对操纵进行了诠释。“当投资者和潜在投资者看到市场交易行为,他们有权假定那是一个真实行为。他们也有权假定他们支出或接受的价格是由不受干扰的真实供求关系所决定并反映市场的集体判断。操纵破坏了上述预期,虚假代替了事实,市场受到干扰且成为一种 ‘有舞台控制的表演’”。(Edward J. Mawod Co., 46 SEC 865 (1977), 该定义为第十巡回法院支持(591 F.2d 588 (10th Cir. 1979))第二个定义则从维护市场自由开放的角度做出的。在Pagel公司案件中,美国证监会认为:“本质上,操纵是对市场自由的供求关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