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优秀博硕毕业论文,完美PDF内部资料、支持编辑复制,值得参考!!!
摘 要
本论文采用话语分析的方法,通过实地观察、分析大量人民调解话语语料,
以探讨人民调解的话语结构、人民调解员的话语特征以及人民调解员的话语策
略。
调解是指在中立的调解人的帮助和协调下,矛盾双方当事人自愿就争议问题
平等协商达成协议,从而解决纠纷所进行的活动。调解一直是我国的优良历史传
统,作为一个强调“息诉”、“和为贵”的国家,调解已经在我国实践了数千年,
至今仍深入民心。在继承和发扬我国民间调解历史传统的基础上形成的人民调解
制度,是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党中央提出的“构建大调解工
作机制、推进和谐社会创建” 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矛盾化解机制的重要组成
部分,也更强调了人民调解的重要作用。随着人民调解的地位凸显,对人民调解
制度的法学研究数量日益庞大,然而,对调解语言的描述和分析,却可谓凤毛麟
角。因此,本论文将人民调解话语作为研究对象,既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
也是研究对象上的一种创新。此外,本论文采用语料分析的方法,分别在上海和
南京实地参与旁听了 25 场人民调解,并转写了其中 8 场,记录了长达 20 个小时
的语料进行动态的实证研究,从研究方法上讲,对未来人民调解话语及其他法律
语用学的相关研究也具有较强的启示意义。
本论文在机构话语的框架下,采用实证分析的方法,描述了调解话语的结构
特征以及调解员在维护其特征中所起的重要作用。作者认为,人民调解之所以能
解决很多当事人原先无法解决的矛盾,其重要原因便在于人民调解有着与日常冲
突话语截然不同的特殊话语结构。事先分配的话轮使得矛盾双方有平等的机会充
分表达;参与框架使得人民调解员成为冲突话语的接收者;人民调解员对话题的
控制使得调解话语围绕如何更好地化解矛盾、解决纠纷。
i
本论文的另一个研究核心是阐明人民调解员如何通过调解话语来沟通、协调
当事人的行为,实施人民调解话语互动策略,从而促进纠纷的化解。为达到各阶
段的交际目的,在人民调解的不同阶段,人民调解员实施不同的话语策略。通过
对大量语料的分析和研究,本论文发现,在调解的第一阶段,调解员旨在树立威
信、建立公平公正的形象,为调解的顺利进行奠定基础;在调解的第二阶段,人
民调解员主要运用提问的方式来调查事实、澄清问题、找到冲突背后的症结所在,
为之后共同协商、提出解决方案埋下伏笔;在调解的第三阶段,人民调解员旨在
协助矛盾双方找到解决方案。人民调解员采用重组策略,将立场化为利益,评价
化为问题,过去化为未来,个人问题化为共同问题,从而让双方当事人从新的视
角看待矛盾。此外,在调解的第三阶段,人民调解员通过教育、引述法律条文、
催促等手段,主动提出矛盾解决方案,并说服当事人予以接受,该策略具有浓郁
的中国特色。在调解的最后一个阶段,人民调解员向双方总结达成的协议,并强
调人民调解协议的法律效力。
语言是调解制度得以运转的根本机制,人民调解本质上是一种互动的、策略
性话语行为。因此,关注和剖析人民调解的微观话语是理解人民调解制度的有效
途径。本论文对人民调解话语丰富直接的描写和深入周密的分析将对调解行为的
研究方法提供有益的借鉴,同时也开辟了法律语用学研究的新领域。
关键词:人民调解话语;人民调解员;会话分析;话语结构;话语策略
ii
ABSTRACT
Mediation is a non-adversarial, conciliatory means of conflict resolution with the
help of a neutral facilitator to reach a mutually acceptable agreement. Mediation has
developed and survived for thousands of years in China as a nation which greatly
stresses importance of harmony. In China, mediation is not only necessary, but also
feasible. Over the years, institution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