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12 ·
史 学 月 刊 2009年 第 ll期
明代抄袭之风与胡应麟对治学规范的讲求
王 嘉 川
(扬州大学 社会发展学院,江苏 扬州 225002)
[关键词]抄袭;治学规范;胡应麟;清代考据学
[摘 要]明代学人,援引前人常常不注出典,以致有意无意地形成恶劣的抄袭学风。然而也就在明代
抄袭学风广泛盛行之际,一些有识之士也开始了对这种不 良风气的明确而有意识的自觉的反抗 ,提出了治
学规范的建设问题,其中最著名的代表就是明代中后期的浙东学者胡应麟。他们所提出的几种治学规范,
很快都被后人加以继承和发扬光大。
[中图分类号]K092=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583—0214(2009)11—0012—06.
OnthePlagiarism StyleintheM ingDynastyandHuYingLin’SStress
ontheStandardofStudy
WANGJia—chuan
(SchoolofSocialDevelopment,YangzhouUniversity,Yangzhou225002,Jiangsu,China)
Keywords:plagiarism;standardofstudy;HuYinglin;textualresearchoftheQingDynasty
Abstract:IntheMingDynasty,scholarsdidnotoftenindicatethesourcewhentheycitedtheformerviewpoints.Sointen—
tionallyorunintentionally,disgustingplagiarism stylebecameacommonpractice.Somepersonsofinsightputupa
clear—cutandconsciousresistance,andraisedapointofstandardofstudy.Amongstthesepersons,themostfamousrep—
resentativefigurewasHuYinglin,ascholarintheeastofZheJiang.Thestandardofstudy,putforwardbythem,was
fastercarriedoutandforwardedbydescendants.
明代学风,向以空疏不实、玄博务奇著称,抄 慨而不无痛心地指出:“有明一代之人,其所著
袭前人而掩为己有,就是其中一个重要方面。但 书,无非窃盗而已……吾读有明弘治以后经解之
也就是在抄袭风气盛行之际,一些有识之士也开 书,皆隐没古人名字,将为己说者也。”①“今代而
始了对这种不 良风气的明确而有意识 的 自觉的 著书之人几满天下,则有盗前人之书而为 自作者
反抗,提出了治学规范的建设问题 。这前后不同 矣,故得明人书百卷,不若得宋人书一卷也。”②
的两种态度,正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属相反 如果说,顾炎武是代表了私人学者对明代学
相成的否定之否定,体现了明代学风的自觉性进 风痛定思痛之后的稍有夸大而又基本符合事实
步。然而迄今为止,学界在对明代抄袭学风嗤鄙 的总结,那么清代四库馆臣对明代这一不 良学风
贬责之时,却很少对明代学风建设的正面成绩予 的痛诋讥切 ,则代表了继明而起的官方学术的态
以关注,即使有个别学者如林庆彰在论著中对此 度。他们指出:“明人好剿袭前人之书,而割裂之
问题有所涉及,但对明代学者讲求治学规范的具 以掩其面 目。万历以后,往往皆然。”⑧遂成 “明
体实践行为,仍是语焉不详。有鉴于此,笔者撰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猝死防治专家共识(2024)解读》PPT课件.pptx VIP
- 有限空间作业旁站记录.docx VIP
- 国企公司学习教育的自查评估报告.docx VIP
- 第一章:文化资源概念和特征.ppt VIP
- 第7章标准贯入试验摘要.ppt VIP
- 职高高考真卷(数学).doc VIP
- 红色文化资源开发与乡村振兴协同发展研究.docx VIP
- 急性肺栓塞诊断和治疗指南(2025)解读课件课件.pptx VIP
- Unit 4 Amazing Plants and Animals? 单元拔尖检测(含答案,含听力原文)人教版(2024)八年级英语上册.doc VIP
- 手工制茶(国赛)理论题库及答案.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