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2009年第 6期
女性的价值体验与生命感悟
— — 论王安忆 小说 的女性悲剧 内涵
郎润芳 刘瑞琦 达红旗
(西藏农牧学院 资源与环境学院,西藏 林芝 860000)
【摘要】王安忆对女性生存状况和价值取向有着特殊的关注和感悟。其小说
中的女性形象尽管经历了无数的坎坷 ,往往以悲剧结局,但面对不公的命运,并
没有放弃对 自由的向往和对幸福生活的追求。这些女性形象不甘沉沦、不向命
运屈服的抗争精神,使小说获得 了一种极具震撼力的效果,不仅 凸现了小说主
题 的深刻思想内涵 ,同时也反映出作者 内心潜在 的悲剧意识,启示人们更多地
关注女性 问题 。
【关键词】王安忆 女性悲剧 价值体验 生命感悟
王安忆以一名女性作家所特有的艺术敏感和 同样身为女性的性别体验和感悟,不断探索思
考,塑造 出许多深人人心的女性形象。在王安忆所描绘的女性世界中,与生命历程相伴的始终
是一种浓重的悲剧性基调,其中既有人生的孤独感,也有情爱婚姻 的虚无感 以及命运的不可抗
拒感 ,反映出作者内心潜在的悲剧意识。女性悲剧意识不仅凸现 了王安忆小说主题 的深刻思想
内涵 ,同时也使她的小说获得了一种极具震撼力的效果 。本文通过对王安忆小说中女性悲剧意
识 的分析 ,来解读王安忆小说中的女性世界。
王安忆的长篇小说(69届初中生》中雯雯的悲剧就是由于对现实的无意识错觉而导致的悲
剧。69届初 中生是 “文革”中独特的一群 ,他们实际上只受到了小学教育,中学又面临上山下乡
的命运 ,在人生观 、世界观还未建立的时候便来到了农村。雯雯经历 了公私合营、反右派 、大跃
进、三年 自然灾害、“文化大革命”等历史变迁 ,从中学停课 闹革命到下放农村插队,又在竞争中
通过招工到县城当了一名售货员 。在知青返城浪潮 中,她终于 回到上海 ,进入街道生产组压瓶
盖,虽然后来努力准备考大学,却最终失败。雯雯从一个懵懂无知的孩子,到游戏般地参与观
望,再到完全卷入 ,在强大的命运面前雯雯是迷惑而柔弱的,她除了跟着生活的惯性朝前走之外
似乎别无他法。在无法 回避的命运面前,雯雯走完了自己充满悲剧性的一生 。雯雯的人生是平
凡的人生,她做出了自己的努力却由于时代的关系而错过了机遇。雯雯的人生也是错位的人
生,她在时代的冲击 中陷入了精神的苦闷而不能 自拔。(69届初 中生》展示 了以雯雯为代表的
收稿 日期 :2009—09—06
作者简介 :郎润芳 ,西藏农牧学 院资源与环境学院汉语言文学系副教授 ,主要研 究汉语 言文学 。
135
69届初中生在历史变迁中所遇到的苦 闷、烦恼 、挫折、彷徨 ,产生这些问题既是 自身原 因所致,
同时又明显烙有时代印记,这就使小说获得一种独特的意蕴。王安忆的另一篇小说 《弟兄们》,
则是对同性间精神关系的探索,涉及女性的自我问题。在学校中以兄弟相称的老大 、老二 、老三
三位女性,执著于对 自我的探索和思考 。但随着毕业的来临,老三首先就 回归到传统的女性价
值观念 中去,追求和睦的家庭生活而放弃了对 自我的追寻。老大则因为在生活的虚空中找不到
自我,而决定在孩子的身上寄托和实现 自我。由于对爱和孩子的责任 ,老大最终也放弃了对 自
我的追求。老大和老二的关系以分手告终。这似乎再一次说明了精神关系的虚无缥缈性,但也
反映了女性在现代男权社会中实现 自我的艰难。
细读王安忆的小说就会发现 ,她 的小说 中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对 “孤独”的体现。 “孤独
感”始终贯穿于王安忆的小说中,无法抹去,好像作者也不大愿意把其抹去,这是与作者的心理
紧密相连的。可以这么理解 ,在 “孤独”中绝望 ,同时又在这种 “孤独”中存着一丝希望 ,王安忆
就以这么一种独特的姿态立足于当代文坛。如在 《流水十三章》中,小说人物张达玲一出生就
遭到父母的嫌弃 ,她带着冷漠和敌意来到人间,她习惯用沉默来面对世界。经过八年插队之后
回到上海,一切都变化了,但她却无法以自己的方式来顺应外部世界的变化,她依然不能把握 自
己的命运,在小说的结尾处尽管迟来的爱情唤醒了她心里的一点温情和暖意,但是 “她明白,一
切的一切,虽然仅仅错过了那么一霎、一瞬、一步、一折,然而却是太晚、太晚、太晚了”。尽管她
经历了无数磨难 ,但是命运并没有从此垂青她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