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植物生理学通讯 第45卷 第 11期,2009年 11月 1051
喜树碱的生物合成途径和代谢调控
皮妍 ,蒋科技 ,乔守怡 ,唐克轩
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上海 200433;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上海 200090
BiosynthesisPathwayandM etabolicRegulationofCamptothecin
PIYan,JIANGKe—Ji,QIAOShou-Yi,TANGKe—Xuan’
SchoolofLifeSciences,FudanUniversity,Shanghai200433,China;EastChinaSeaFisheriesResearchInstitute,Chinese
AcademyofFisherySciences,Shanghai20009~China
提要:喜树碱是一种具有抗肿瘤活性的萜类吲哚生物碱,最早是从我国特有植物喜树 中分离获得的。本文概述喜树碱的天
然分布合成途径和代谢调控的研究进展,并对喜树碱未来的生产和发展研究作了展望。
关键词:喜树碱:生物合成;代谢工程
生物碱一般指来源于生物体 内的分子结构中 因在进化过程 中可能并没有丢失,而只是在某个
含有氮原子的有机化合物,但迄今为止还没有严格 特定时期是关闭的,而在 以后某个时间点又再次
的定义,本文中指的是含有氮原子的植物次生代谢 开启。
产物。现在大约有 100000种生物碱的化学结构是 从 目前的研究情况和研究趋势来看,喜树碱及
已知的,其 中一部分在植物体 内起植保素或植物 内 其类似物主要从喜树中分离获得(Sriram等 2005)。
生的抗虫化合物的作用,有一些则是长期作为刺激 作为喜树中的一种天然次生代谢产物,喜树碱的产
性物质、麻醉镇静剂或毒药使用(vanDerHeijden 量受到喜树生长发育和环境因素的影响,而过去人
等2004;Sriram等2005)。临床上采用的来 自植物 们一直致力于提取工艺和产品的开发,后来随着喜
的抗癌生物碱主要有喜树碱(camptothecin,CPT)、 树碱市场的扩大,生产喜树碱及其类似物所需的原
紫杉醇(taxo1)、长春碱(vinblastine)、长春新碱 料即成为这一产业 中的制约瓶颈。并且随着喜树
(vincristine)等(Raskin等 2002)。喜树碱属于萜类 资源的逐渐枯竭,亟需对喜树这一资源进行更深入
吲哚生物碱(terpenoidindolealkaloids,TIAs),存在 的研究。因此,本文就喜树碱合成途径及与喜树碱
于夹竹桃科(Apocynaceae)【以长春花(Catharanthus 代谢有关的研究进展作简要介绍。
roseus)为代表】、马钱科(Loganiaceae)、茜草科 1喜树碱的植物属种和在喜树体 内的分布
(Rubiaceae)和蓝果树科(NySSaceae) 【以喜树 植物的次生代谢产物彼此在进化上有很大的
(Camptothecaacuminata)为代表】植物 中,是一大类 相似性,根据植物都产生或不产生某种次生代谢产
有药用价值的植物生物碱 (Memelink等2001)。 物 的特性可 以推断,它们起源于共 同的祖先,彼此
喜树碱最早于1966年Wall等从我国特有植物 有亲缘关系。从喜树碱分布的分子分类与被子植
喜树的木质部中分离获得,后来又陆续在夹竹桃科 物 中的系统发生分类的比较 中,可 以看到一个奇怪
的海木狗牙花(Ervatamiaheyneana)、茶茱萸科的 的例外现象(Wink2003)。这就是,从一些无相关
臭味假柴龙树(Nothapodytesfoetida)以及茜草科的 种属关系的被子植物 中也可 以分离到多功能的
短小蛇根草(Ophiorrhizapumila)等植物 中发现 。喜 1rIAs——喜树碱。它们分别属于卫矛 目中的臭味假
树碱抗癌机制独特,是迄今为止发现的唯一的一种 柴龙树(Aiyama等 1988)、Pyrenacanthaklaineana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