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慈善文化传统 共襄大爱镇江建设.pdfVIP

弘扬慈善文化传统 共襄大爱镇江建设.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维普资讯 琪 江 社 芸 科 罕 2008年 弟 3删 扬 善 德统 襄 囊镇 建 口 裴 伟 “大爱镇江”主题活动 ,是城 物态的,它们共生、共存于城市这一 联系,道教、佛教 、伊斯兰教、天主 市内涵建设的新举措 ,既传承历 中心区域空间。具体表现为: 教、基督教在镇江都有重要活动场 史,又深孚民意 ,也契合现代文明 第一 。镇江历史慈善活动开展 所。宗教兴办慈善事业,具有悠久的 城市的建设潮流。 得较早,机构建设知名度高。镇江 历史。“行善积德”较早成为镇江民 一 、 弘扬 “大爱”应 以 “慈善”为 的江上救生活动,起于唐宋,特别是 众的主流话语。而基督教会在镇江 主体 南宋乾道中,地方政府主持的济渡 兴办的慈善事业,基于宗教教义中 众所周知 ,“文 明从善爱开 救生事业接续未辍 。清代初年,在 的 “普济”思想,将救助贫苦作为宗 始”,一个充满爱心的城市 ,才是一 西津渡成立 了世界上最早的民间水 教义务之一,教会在镇江兴办的学 个现代文明的城市。我们要弘扬慈 上救助志愿者组织——京 口救生 校(如崇实女中、润州中学)、医院(in 善文化,宣传仁爱理念 ,让文 明从 会 。 此会名闻遐迩 ,至 1950年合 弘仁医院)等知名度高,社会效应明显。 善爱开始。 并改组,遗迹尚存 ,成为慈善文化的 第三,镇江诞育过许多跨地域、 在古希腊语 中,慈善本意为 亮点。入清后,特别乾隆中后期以 有普世情怀的慈善家。远的有范仲 “人的爱”。近代则有国人把慈善定 来,镇江慈善组织的数量、规模和内 淹修建范公桥,至今镇江人民感恩 义为怀有仁爱之心谓之慈,广行济 涵都获得较大的发展。除了善会 , 不忘,留下 “范公公拖板搭浮桥万古 困之举谓之善 ,慈善是仁德与善行 还出现了建有固定堂舍等设施和专 千秋”的佳话。苏轼任杭州通判时, 的统一。而中华慈善总会创始人崔 职管理人员的育婴堂、普济堂等善 也曾负责过润州(今镇江)等地的赈 乃夫则把慈善诠释为 :有同情心的 堂。这些机构 由民间社会力量独立 灾事务。除大慈善家来镇活动外,镇 人们之间的互助行为。在西方,人 主持和运作 ,都立有专门的规程条 江地域内出现过许多著名慈善家。 们把财富和责任融合在一起 ,他们 约 ,而且大多数组织还定期刊刻征 南宋中叶的镇江府刘宰首创历史上 把投身慈善事业不仅看成是一种 信录,表明机构的资金来源和去向,私人设立粥局赈济灾民的先河。他 社会公德和责任,更把参与公益慈 以及运营状况。这些设施涉及的面 对桥梁的兴建与维修、水利事业的 善当作生活习惯。慈善是人类心灵 相当广泛。抗战前夕,“有公私立慈 修建和维护,“宰生理素薄,见义必 的阳光。只有充满友好和爱心的社 善机关、团体20所。除江苏省会救 为,既竭其力,藉质贷以继之无倦。” 会 ,才称得上一个温馨和谐的社 济院为公办慈善机构外,其余慈善 到了忘我、无私的地步。翻开 《镇江 会。“慈善”是一个国家、一个社会、 团体多为地方士绅、商会捐资,举办 人物辞典》,其中与慈善相关的人物 一 座城市的文明标志。我们要让 义学、义渡、救生、恤嫠、育婴 、收容 达 50多人。尤其近代以来镇江 “三 “慈善之心”成为 “生命的自然”。 残老以及施放米粥,施棺收埋、施诊 老”陆小波、严惠宇、冷御秋兴办实 二 、慈善文化是镇江地域文化 施药等事业”。近现代镇江的义渡 业,赈济灾民,厥功至伟,镇江民众 的重要 内容 局 、育婴堂、聋哑学校 、世界红 口字 之所 以尊称他们 “三老”,就是对他 相比国内其他城市,镇江历史 会镇江分会等机构,都在国内外有 们体恤民生、有难必帮的精神的褒 上有许多特有的慈善文化资源 ,镇 很大影响。 奖。他们的爱心并不仅仅狭隘地体 江不缺慈善文化基因,这必须加以 第二,镇江宗教文化发达。大 现在故乡,随着事业版图的扩张,他 珍视。文化资源有物态的,也有非 多数宗教都与慈善有着密不可分的 们的善举也随之散播到各地,显示 30 维普资讯

文档评论(0)

w4ot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