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名僧对“三教-致”论的新发展.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维普资讯 2oo8年 3月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MaF.2008 第 25卷第 3期 JournalofHubeiUniversityofEducation Vo1.25 No.3 :I『 名噌 “三敏一敦”论昀薪发展 潘其光 (河南师范大学 社会发展学院,河南 新乡 453002) 摘要 :北宋时期的明德高僧对于儒佛关系的认识 ,随着社会形式的发展 出现 了一些新动 向、新 内容。宋初名僧延寿 (首倡新风) 提 出 “示助扬化 ,同赞佛乘”的理念 :后起之秀的智圆深化 了这一思想 ,表 白得更加具体 ,论述得更加深刻 ;契 嵩更是这种思想 的集大成者 .甚至提 出了 “非佛不可”的治世理念。 关键词 :北宋;名僧 ;三教一致 :发展 中图分类号:K244.0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7—1687(2008)03—0063—02 作者简介 :潘其~L(1972一),男,河南开封人 ,硕士研究生 ,研究方 向为 中原文献与 中原传统文化。 佛教传 到中国来 ,与中国的固有主流文化儒学及后起 的道 自张大于 己学 ,往往 以儒为戏 ,岂知夫非仲尼之教 ,则 国无 以治 , 学 .发生了激烈 的交锋 ,儒道二端对外来的佛教的排挤屡有发生 , 家无 以宁,身无以安。国不治,家不要,身不安 ,释 氏之道何 由而行 但 由于中国社会历史 自身 的一些 因素 ,为佛教 的滋生提供 了土 哉?故吾修身以儒 ,治心 以释 ,拳拳服膺 ,罔敢懈慢 ,犹恐不至于道 壤 .所以佛教得 以在儒道二学的缝隙中间生存 、发展。从总的过程 也 ,况弃之乎?呜呼 !好儒以恶释 .贵释以贱儒 ,岂能属 中庸乎?121 上看 .儒释道之争历经冲突、对峙、融合三个时期 。而且不管是哪 在此智 圆除论述 了儒释之表里关系之外 .还强调 了 “国不治 ,家不 个时期都有 “三教一致 ”的观点闪烁其 间,从魏晋 以前的 “三教一 要 .身不安 ,释 氏之道何 由而行哉?”也就是说 以儒治 国治家安身 致 ,同归于德 ”;到魏晋至唐前期流行 “三教一致 ,同归于善 ”;再到 是佛教流布 的前提 .这等于承认 了儒学优于佛学存在 的现实 ;当 唐中期以后出现的 “三教一致 .同归于治”。北宋时 ,儒释道三教 的 然 .这样的提法有它的明智性 。智圆 自号 “中庸子 ”,他对儒家的 融合关系出现了新 的特点.虽说在具体 的提法上还是 “三教一致 , “中庸 ”思想倍加推崇 .他认为 “中庸 ”就是佛教所谓的 “中道”,要 同归于治”,但是 ,隋唐时期的 “三教一致”,侧重于三教 “互补”共 合乎 “中庸 ”之道就不能 “好儒以恶释 ,贵释 以贱儒”,而应该兼容 同 “度人”.意在强调佛教教义的合理性 。到 了北宋 时期 ,“三教一 儒佛 。 致 ”关系的 内涵则演变成三教 “互补”共 同 “治世 ”,突出它 的社会 智圆还进一步论述儒释道三教关系 :“夫三教者 ,本同而末 功利性 。 异 .其于训 民治世 .岂不共为表里哉 !”131这里智圆就提 出了佛教 延寿 (904--975),俗姓王 ,余杭人。中年 出家,宋初名僧。宋太 “治世”的概念 ,“度人 ”是佛教的根本 ,“治世”是儒学 的本宗 ,把佛 祖建 隆元年 (960),受吴越王钱傲之请住杭州灵 隐山新寺 ,次年 , 教之功用扩大到 “治世 ”.是人宋 以来僧人们 的新思想,也体现 了 转请住持永明寺 ,众“至二千人 ,时号慈氏下生 。”Ill延寿初修禅定 , 智 圆把三教关

文档评论(0)

canglong + 关注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