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浪底水库1999—2009年泥沙淤积分布特点.pdfVIP

小浪底水库1999—2009年泥沙淤积分布特点.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泥 沙 研 究 2011年 10月 JournalofSedimentReseateh 第 5期 小浪底水库 1999—2009年泥沙淤积分布特点 王婷,陈书奎,马怀宝,张俊华 (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 水利部黄河泥沙重点实验室 ,河南 郑州 450003) 摘要:1999年 10月至 2009年 1O月,小浪底库区淤积量 已达 25.831亿m。,干流淤积形态仍为三角洲淤积,支 流沟 口淤积面随干流同步抬升。从高程分布看 ,泥沙淤积主要集 中在 160—235m高程 ,该区间 占淤积总量 的 96.3%;从干支流分布看 ,主要集 中在干流 ,占淤积总量的 82.2%,支流泥沙淤积在沟 口附近 ,主要为干流异 重流倒灌 ;从淤积时段看 ,主要发生在汛期。对库区淤积分布特点进行分析 ,能够为今后库区运用调度方式提 供一定的技术依据。 关键词 :小浪底 ;淤积形态 ;淤积分布 中图分类号 :TV14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468—155X(2011)05-0060-07 1 库区概况 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是一座以防洪 (包括防凌)、减淤为主 ,兼顾供水 、灌溉 、发 电,除害兴利 ,综合 利用的枢纽工程 ,在黄河治理开发的总体布局 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小浪底水库总体处于峡谷地带 , 平面形态狭长弯曲,入汇支流较多,大支流与干流交接处多为开阔地带 ,见图 1。小浪底水库大坝上距 三门峡大坝 130km,控制流域面积 69.4万 km ,占黄河流域面积的92.3%,水库 275m高程原始库容 127.5亿 m ,长期有效库容 51亿 m 。1994年9月水库主体工程开工 ,1997年 l0月截流 ,1999年 10月 下闸蓄水 ,2000年5月正式投入运用 。 图 1 小浪底水库平面 图 Fig.1 Sketch ofXLD 收稿 日期 :2010-06—11 基金项 目:水利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小浪底水库蓄水期高效输沙关键技术研究 (200801024);小浪底水库淤积形态 的优选与调控 (200901015)资助 作者简介 :王婷(1980一),河南省息县人,硕士,工程师,主要从事水库泥沙及河流动力学方面的研究与应用工作 。 60 2 库区淤积形态 2.1 干流淤积形态 图2为 1997年 1O月至2009年 l0月小浪底库区干流纵剖面淤积形态。1999年 10月至2000年 5 月水库蓄水为三 门峡水库下泄 的清水 ,泥沙淤积较少 ,可以看 出,2000年5月 以前库区地形变化不大, Ⅲ/恒 库底纵剖面淤积形态仍为锥体淤积。 姗扔 瑚 至2000年 10月 ,泥沙淤积在干流形成明显的三角洲洲面段、前坡段与坝前淤积段 ,干流纵剖面淤 积形态已经转为三角洲淤积 。2002年 6月下旬小浪底水库开始进行调水调沙试验,之后每年汛前进行 调水调沙试验或生产实践 ,受水库运用调度方式 的影响,三角洲淤积形态不断发生调整。如 2001年、 2004年和2006年 ,由于库区距坝70km以上库段 ,河宽较窄,随着水库运用水位 的升高,该河段可能发 生一定的淤积,但当水库运用水位降低且有一定历时较大流量过程时,淤积在该库段的泥沙发生冲刷 , 淤积形态具有可调性。总的趋势是三角洲洲面段不断抬高 ,三角洲顶点不断 向坝前推进。表 1为历年 三角洲顶点位置及高程,可以看出,至2009年 lO月 ,三角洲顶点 已由距坝 69.39km(2000年 10月)移 至距坝 24.43km,向下游推进 44.96km,三角洲顶点高程 219.75m。 ‘ ‘ ‘ 。 ‘ ‘ 。 。 。 。

文档评论(0)

smdh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