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奶牛乳房葡萄球菌病诊疗报告
侯引绪, 李桂伶
(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北京 102442)
摘 要:本文通过对一起奶牛乳房葡萄球菌病的诊治和防控分析,深入而系统的介绍了本病的临床特点、感染途径、发病原因及具体的防治措施; 并对葡萄球菌侵入机体后所造成的具体病理类型进行了总结;力图提升兽医临床工作者对本病的理解深度
关键词:奶牛;乳房; 葡萄球菌
乳房葡萄球菌病也叫乳房脓疱病、乳房疖病。本病是由葡萄球菌侵入乳房皮肤,在乳房皮肤及皮下形成的一种弥漫性、粟粒样、脓疱状、化脓性炎症,可散发、也可呈地方性流行,也属于一种较为多发的奶牛乳房疾病。笔者将亲身经历过的一起奶牛乳房葡萄球菌病诊疗过程做一报告,并就此病的相关特点做一分析交流。
1 发病情况
2010年8月,在一次奶农培训会上, 北京市某奶牛合作社的奶农告诉笔者:“我们奶牛合作社的奶牛群中最近流行一种疾病,以奶牛乳沟皮肤溃烂、乳房上出现灰白色小疙瘩为主要特征,并要求给予现场诊断服务” 。当天下午,笔者和相关人员来到该奶牛合作社,进行了了一次“入社进圈”式的奶牛疾病诊疗服务。
该奶牛合作社是2010年3月正式投入使用的一个奶牛合作社,现存栏400头,其中泌乳牛200头(包括干奶牛)。进入6 月份后,发现合作社内的奶牛陆续发生本病,临床统计发现先后共有51头泌乳牛发生此病,发病率为28.3%,死亡率为0。
2 临床症状
乳房表面形成绿豆大到指头蛋大小的白色脓疱,小脓疱呈灰白色结节状、较硬,大的病变较软;脓疱破溃后流出脓汁,破溃面被脓汁及污物所形成的痂皮覆盖;几个破溃脓疱连接在一起可扩展成一个较大的溃烂灶,也可在破溃的周边形成新的脓疱。
上述理变化可遍布整个乳房,但以乳房间沟、乳房与大腿内侧紧贴的乳房左右侧部和乳头基部附近较为多见,乳房被毛长而密的地方也较为多见。本次只有泌乳牛发病, 后备牛和干奶牛未发现有上述病理变化。
病变小或未破溃时不易被发现,大多在脓疱破溃、流出内容物时才被挤奶员发现。当脓疱的数量很多时,会出现产奶量下降、食欲降低、体温升高等全身症状。病灶数量少时发病牛无全身症状,体温、呼吸、食欲、精神状态等均正常。
3 诊断
挤破较大或即将要破溃的脓疱,用内容物进行涂片,用瑞特氏染色后,用显微镜(油镜)进行病原菌观察,在显微镜下可看到较多数量的葡萄球菌,结合临床资料从而确诊为奶牛乳房葡萄球菌病。
此病特异性病理变化较典型,有经验的兽医一般根据病理变化可做出临床诊断。
4 施治措施
4.1 防控措施
4.1.1对发病牛群,不论是否患病,每次挤奶前用0.1%的新洁尔灭溶液对乳房进行认真清洗消毒,每次天2次,连续2 周天。
4.1.2 清理圈内积水和积粪,保证圈舍卫生;清除动动场内的砖块、水泥块等异物,防止乳防损伤。
4.2 治疗措施
在坚持每次挤奶前用0.1%的新洁尔灭溶液对乳房进行认真清洗消毒的基础上,对病变部位进行局部治疗处理,脓疱成熟者将其挤破或剪破,用消毒液对病灶进行清洗处理,然后涂3%龙胆紫、或碘甘油、或土霉素鱼石脂合剂量、或抗生素软膏,每天2 次。
对个别有全身症状的病牛,在进行上述局部治疗处理的同时,配合肌肉注射抗生进行治疗。
4 结果
在采取上述防控措施2 周后,牛群的发病情况得到完全控制,51头患病牛得到完全治愈,治愈率达100%。
5 小结与分析
5.1葡萄球菌广泛存在于动物的生活环境、体表、皮肤、黏膜、肠道、扁桃体和乳房等处,是一种常在性致病菌,动物感染此菌后既可表现为全身性感染,也可表现为身体各部位或器官的局部感染,从而呈现全身性脓毒败血症、乳房炎、脓肿、胃肠炎等病理变化。在奶牛疾病防治中,我们对葡萄球菌所导致的奶牛乳房炎有着较为深刻的认识,但对葡萄球菌所引起的奶牛乳房脓疱病则较为陌生。其实,奶牛乳房脓疱病就是葡萄球菌侵入乳房皮肤或皮下所引起的一种化脓性炎症,以乳房皮肤上出现大小不一的弥漫性脓疱为病理特点。
5.2 此菌主要通过创口、天然孔或接触感染发病,经乳房外伤、毛囊口、皮脂腺等途径感染是导致奶牛乳房葡萄球菌病发生的主要原因。因此,本病多发生于排水不畅,圈舍泥泞,粪便蓄积,环境卫生较差的牛场和雨水较多的夏季。
5.3 此病只所以在该奶牛合作社较大规模发病,与该奶牛合作社的经营和管理状况有着密切关系。因为该退股牛合作社投入生产使用时间不长,饲料、饲草不足,各项设施不很完善,管理较为松散,防疫及卫生管理滞后,从而促进了本病的发生。
作者简介:侯引绪(1963-),男,北京农业职业学院 ,教授,主要从事牛羊疾病防治及牛羊生产研究、推广工作。
E-mail:hyx003@163.com TEL: 139118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