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颂水运仪象台的“尺寸”论证.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自然科学史研究》 第30卷 第3期 (2011年):297—305 StudiesintheHistoryofNaturalSciencesVo1.30 No.3(2011) 苏颂水运仪象台的 “尺寸’’论证 王德昌 (中国科学院 紫金山天文台,南京 210008) 摘 要 考察从东汉至明代的现存六座历史天文文物,得 出其天文尺值为 1尺=24.5cm,这便是中国历代八尺高表测影和制造天文仪器的长度标准,该值 从东汉至明末基本保持不变。从而把北宋苏颂水运仪象台的高度 (35.65—36 尺)定为 873--882cm之间,宽度(21尺)为514.5cm,其他部件的尺寸也依此类 推。这是对王振铎及后来国内外许多研制者把水运仪象台的高度和宽度分别定 为 11—12米和 7米的重大校正和更改。 关键词 苏颂 水运仪象台 尺寸 中图分类号 N092:P1—09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0224(2011)03-0297-09 1 水运仪象台天文尺值综述 1957年 1月,国家文物委员会委员王振铎先生受中国科学院和文物局的委托,至 1958年6月 1日,初步完成了能使水轮转动起来的1/5水运仪象台的复原模型。据此以 及 《新仪象法要》上的记载,可得原水运仪象台总体高度为35.65尺,王振铎先生以宋 “木 矩尺”(木工所用的曲尺)一尺同现代长度 “米”的换算比例,算得苏颂水运仪象台的高度 为 12米弱,根据中国古代计量规则可算得,此比例稍大于但较接近 1尺等于 1/3m= 33.33cm。_1王振铎先生对此未作任何详细说明,未知根据所在,他以此推断水运仪象台 的大小尺寸和高度实难服众,对后人造成重大误导,是导致这个问题至今仍陷于混乱的根 源所在。 20世纪末,El本长野县的土屋荣夫 1/1复原水运仪象台时,采用36尺的水运仪象台 的高度,换算成现代长度为 11m,换算比例约一尺为30.7cm左右。采用的可能是宋法定 尺(即太府尺 ,30.72cm/尺)。 J 1993年 l0月,胡维佳教授在其译注著作 《新仪象法要》的导言中说:“……大木样如 有书中所说的尺寸规模 (约有 12m高)……”。([4],14页)以此推理,该书中 “尺”与 收稿 日期:2011一O1-13;修 回日期 :2011-04—04 作者简介:王德昌,1937年7月生,上海人 ,1960年毕业于南京大学数学天文系,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研 究员。 298 自 然 科 学 史 研 究 30卷 “米”的换算比例应该同于王振铎先生。 1997年5月,李志超教授在其著作 《水运仪象志》“附录 《新仪象法要》译解”中说: “文中含大量尺寸数字,这对复原至关重要。需要把这些数字换成公制,……我们的换算 用一尺=311毫米的比例 (宋木工尺),所据为吴承洛 《中国度量衡史》,商务印书馆 1937 年版。王振铎以市尺333毫米为一尺,称之为 木‘矩尺’,未知所据”J。按此比例,则水 运仪象台的高度当为 11.08m。 在 20世纪末和2l世纪初,我国有关企业和部门在 以不同比例复原水运仪象台以及 有关水运仪象台的学术交流和科学普及中,都直接承袭和照搬了王振铎先生的换算比例 和水运仪象台尺寸 (高度及宽度)。2009年 10月中国科学技术馆 “华夏之光”展厅中的 1/2水运仪象台,也使用了王振铎先生的尺寸数据。2010年5月福建厦门同安区建设发 展有限公司招标的1/1复原水运仪象台的文件中,要求按 1宋尺 =32.9cm的换算比例和 总高度为 11.73m的数据进行施工设计,同王振铎先生的12m弱差之不大。 综上所述,根据 《新仪象法要》上记载的水运仪象台各部件共85个尺寸数据,可以估 算出水运仪象台的高度约在35.65_36尺之间,但在选取 “尺”与现代长度 “米”的换算比 例的重大问题上至今众说纷纭,难以统一。 2 宋和宋前各朝天文尺值记述 中国古代度量衡制,“尺”为长度的基本单位,一般说来,自周开始,“尺”有三系,即法 定尺(即太府尺)、木工尺(即鲁班尺)和衣工尺(即裁尺)。中国历代尺之长度标准

文档评论(0)

lingyun5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