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顺人在中缅贡赐外交史上所扮演的角色——以陆路交流为例.pdfVIP

和顺人在中缅贡赐外交史上所扮演的角色——以陆路交流为例.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和顺人在中缅贡赐外交史上所扮演的角色 — — 以陆路 交流为例 邹怀强 (云南民族大学 东南亚南亚语言文化学院,云南 昆明 650223) [摘 要】中缅交流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贡赐外交是两国官方交流的最主要方式。腾冲是中国西南通道 上的要冲,历史上很多时候,中缅陆路交流都经过腾冲通道而进行。和顺侨乡是中缅交流的产物,和顺人 因其天时地利之便 ,在中缅陆路交流史上,以“通译”的身份为两国交流做出了重要贡献。 关『键词】贡赐外交;中缅交流;和顺人 中【图分类号】K297.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4—9340.2012.06.009 文【章编号】1674—9340(2012)06—043—04 一 、 中缅贡赐贸易 外交是实现国家间政治交流的最主要方式之一。所谓 “贡赐外交”是指他国向中国朝贡,然后 中方回赐的外交方式,实际上是一种带有政治色彩的变相的经贸往来。它是中国历代中央政府与 周边属国最常见的外交方式。 中缅两国交往已延续了2000多年,贡赐是中缅两国之间最普遍的传统外交形式。换句话说, 除了战争,贡赐外交几乎涵盖了中缅外交的全部。 有史记载的缅甸向中国的第一次朝贡是在汉和帝永元六年 :“永元六年(94),永昌郡徼外敦 忍乙王莫延慕义遣使译献犀牛、大象。”3J【难以肯定,这个永昌郡徼外之地的敦忍乙是否缅甸或者 缅甸境内王国,它也可能只是当时永昌附近的一个部落王国。三年后,即汉和帝永元九年,掸国王 雍由调 遣“重译 ,奉国珍宝”,向汉王朝进贡”【。这次进贡则可肯定是由缅甸境内的王国发起的。此 后,缅甸历代皆有进贡,中国史书对此记载颇丰。其中,清乾隆到清光绪年间缅甸进贡较为密集, 共有 13次较大的入贡记录圈。 历史上上大多时期,存在缅甸向中国十年一贡的惯例①。在战争期间,这种惯例不时被打破, 战争过后又恢复正常。种种原因,使缅甸对与中国的这种交往关系历来十分重视。 波觉顶 《贡榜王朝时期缅甸对外关系史》一书中,详细记载了1874年中国使团出访缅甸的情 况:1874年3月7Et,中国使臣隆重入住使馆,路两旁站满了欢迎的曼德勒市民。3月 1013,各由 九名军官分领九队象队、九队马队和九队步兵组成仪仗队,列于曼德勒市瑞多郁门至红门之间, 欢迎中国使团进入皇城。一路之上,插满红、黄、蓝、白各色彩旗,吹奏缅、中两国乐曲。中国皇帝的 牒文置于象背,以两顶黄伞遮盖,行进在队列最前面;穿着蓝色印花官服的中国使臣分别乘坐大 象跟随于后。曼德勒中国大商人吴瑞腊、吴老三等获准乘象同行9[]P1卯。 收入 日期 :2012—04—20 作者简介:邹怀强(1973一),男,云南腾冲人,云南民族大学东南亚南亚语言文化学院,副教授 ,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缅甸 语言、文化、历史及文学。 ① “十年一贡”只是一个约数,有时甚至是六年一贡、五年一贡、三年一贡,如据 《元史》所记,1300年之后短短20年间,缅甸共 遣使8次人访元朝;明朝部分时期缅甸入贡更为频繁。 保 山学院学报 2012第 6期 缅政府对中国使团的重视程度由此可见一斑。缅甸热衷于与中国之间的贡赐外交原因主要 有三个:第一,历史上大多时候,中国都是缅甸周边最强大的国家,依附中国可以获得政治上的支 持和军事上的保护;第二,打开与中国的贸易渠道,进 口国内稀缺物资,如早期的丝帛和中后期的 铜铁等商品;第三,中国奉行的 “薄来厚往”贡赐制度可以让缅甸获得实际经济利益。 两次英缅战争之后,缅甸受尽英殖民者欺凌,中国使团1874年的出访让缅甸从中看到了一 丝希望。但是,随后中英之间一系列条约的签订使缅甸的希望彻底破灭。中缅之间在历史上虽有 过多次战争,但贡赐外交一直延续不断。三次英缅战争之后,中缅贡赐外交被划上了句号。1874 年中国使团出访缅甸后,缅甸派出一个使团随同回访到了北京,给清帝带来了敏东王呈献的牒文 和礼品。如波觉顶所说,这是中缅十年一工J陨例的最后一次 。

文档评论(0)

docindoc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