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1年第8期 山 东社 会 科 学 No.8
总第192期 SHANDONGSOCIALSCIENCES GeneralNo.192
日本枯山水文化的传承与现代设计审美观
吴 静 李泽琛
(重庆大学建设管理与房地产学院,重庆 345600;山东三力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山东济南 250014)
[摘要] 日本的禅宗源自中国,枯山水的造园手法是禅宗思想的高度浓缩。透过枯山
水与现代设计审美观的内在联系可解析现代设计之中文化传承的行进法则与意义。
[关键词] 日本枯山水;禅宗;文化传承;审美观
[中图分类号]G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4145[2011]08-0071-02
一、日本枯山水文化与审美观的缘起
1、文化背景。日本枯山水文化源自佛教中的禅宗思想。大乘佛教对中国哲学思想影响深远。公元1世
纪佛教经印度传入中国,其中佛教宗派之一的“禅宗”经菩提达摩传给六祖慧能,再经其后的历代相传,形成
五家七宗的禅宗派别。禅宗思想讲究“自悟自修”、“无念为宗”。提倡自我觉悟的修行和摒除杂念的顿悟。
身处凡尘,但心灵淡定无念,能在冥思之中探求宇宙的真谛。禅宗思想向东瀛的传播始于日本的镰仓时代。
公元12世纪日本京都禅宗本山寺院———建仁寺的创建者荣西禅师将“禅宗”从中国传入日本,发展为“临济
宗”支脉。福井县永平寺的道元禅师则将“禅宗”的另一分支“曹洞宗”带入日本。传往日本的禅法最终归总
为24流派。禅宗从室町时代、桃山时代到江户时代,因将军、武士的推崇和幕府的袒护而得以发展,逐渐将
禅宗的精神融汇统一到书画、茶道、音乐、舞蹈、剑道等领域。并在明治维新之后波及世界。
2、造园特色。枯山水可以说是禅宗文化在东瀛土壤上的一枝奇葩。这种造园的手法最大的特点是无水
却能达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意境。以多样的用石方法,或堆砌或散置,营造远近高低的山峦瀑布;用细腻的
白砂为材,耙磨出不同节奏感的水波纹路;用大小的石组、白砂及少量的植物等元素来传达内心世界的感
悟。日本的枯山水将禅学观点运用到庭园表现上。多以静观为主,无须移步换景,只须席地而坐,用心体会
①
自然美的真趣与宇宙的玄机。
二、枯山水承载着多样的文化信息
1.民族性。日本庭园在探索山水自然的二千多年行程里,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走向枯寂、简素、玄
妙的极致境界。枯山水做为一种文化现象,内容丰富,囊括了传统的哲学宗教思想、建筑造园手法、美学体
系、艺术和手工艺、甚至渗透到饮食起居,传递出独特的民族审美观。仅用简单的元素便能创造出惊心动魄
的震撼力。秉承枯山水的特质,歌舞伎、能乐和现代日本舞蹈无一不是此种风格的延展。沉重压抑的乐声、
迟缓单调的手势、咄咄逼人的鼓点和沙哑深奥的唱腔,好似在沉默中积攒巨大的力量,一招一势透视出日本
民族特有的含蓄内敛且张弛有度的审美意向。
2.悟禅。禅宗美学是从经验美学到心灵美学的转变。不论日本料理、茶道或是花道都是此种美学的真
实写照。首先入眼的是“器”。以观“器”来求“道”。精致的日本料理无疑是一个视觉盛宴。与季节菜品相
得益彰的盘碟,先从器皿的材料、色泽、造型上征服用餐者的心灵。让人沉浸在禅意之中,先“洗心”再“用
餐”。“用餐”亦非普通的饱腹,是在咀嚼美食时,把这个季节的“风花雪雨”一同融贯于心,从而达到一种来
自饮食却超越饮食的精神体验。茶道则更多地注重空间要素,比如柴门小径、水钵洗漱等,强调进入茶室之
前的空间序列。它可以循序渐进地把人带进“和、寂、清、幽”的禅宗意境。花道旨在自然。崇尚于“一花一
收稿日期:2011-04-15
作者简介:吴 静,重庆大学建设管理与房地产学院博士研究生;李泽琛,山东三力建筑设计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
①洪修平、吴永和:《玄学与禅学》,浙江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71
钵”之中体味“静、雅、美、真、和”的境界。求得“天、地、人”三者之间的平衡与统一。就算一枝朴素的小花也
要找出最美的视角,提炼出它纯净的意念。这种与枯山水同出一辙的美学观极力地追求事物的本色与原始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