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死蜱与氟铃脲混配对棉铃虫的联合毒力和配方筛选试验.pdfVIP

毒死蜱与氟铃脲混配对棉铃虫的联合毒力和配方筛选试验.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1年9月 毒死蜱与氟铃脲混配对棉铃虫的联合毒力和配方筛选试验 87 毒死蜱与氟铃脲混配对棉铃虫的联合毒力和配方筛选试验 肖 群 汪 杰 薛芳森2 (1.江西施普润农化有限公司;2.江西农业大学农学院) 摘 要:毒死蜱与氟铃脲混配,5种不同配比的混剂对棉铃虫 2龄幼虫均有一定的增 效作用。其中以毒死蜱:氟铃脲为=10:1的配比增效作用最大,共毒系数达 167.29,增 效作用显著。 关键词:毒死蜱 氟铃脲 棉花 棉铃虫 联合毒力 共毒系数 增效 1 试验 目的 平准确称取95%毒死蜱原药 10.5263g、用丙酮溶解 , 棉铃虫 (Helicoverpaarmigera)是危害棉花的主要 装入100mL的容量瓶中,用丙酮定容,得100g·L 母 害虫,在我国部分棉花产区一直偏重发生,给棉花生产 液 ;准确称取95%氟铃脲原药 1.0526g、用丙酮溶解 , 造成重大损失,长期的化学农药防治,使其抗药性也逐 装入 100mL的容量瓶中,用丙酮定容,得 10g·L 母 年加重 ,致使防治的用药量不断增加,防治费用加大。 液;然后再用两母液按有效成分混配成下列5种配方 : 毒死蜱是硫逐磷酸酯类杀虫剂,具有触杀胃毒和熏蒸 混剂A、毒死蜱:氟铃脲 =40:1; 作用。氟铃脲是新型酰基脲类杀虫剂,除具有其它酰 混剂 B、毒死蜱:氟铃脲 =20:1; 基脲类杀虫特点外,还具有杀虫谱广、击倒力强和杀卵 混剂 C、毒死蜱:氟铃脲 =10:1; 活性。为了筛选防治棉铃虫更经济、安全、有效 的药 混剂D、毒死蜱:氟铃脲 =5:1; 剂,我们受江西施普润农化有限公司的委托,开展 了毒 · 混剂E、毒死蜱:氟铃脲 =2.5:1。 死蜱与氟铃脲混配对棉铃虫的室内毒力测定,旨在筛 最后再将两种单剂和上述5种不同配比的混剂母 选两药剂混配的最佳配比,为该药剂取得登记提供技 液分别用0.1%吐温一80水溶液按一定梯度 (2倍积 术资料,现将结果小结如下。 差)稀释成7个系列浓度,浓度范围在能引起供试昆虫 2 材料与方法 死亡率在 10%~90%之间,浓度范围大小详见附表。 2.1 供试药剂 2.4.2 药剂处理 95%毒 死蜱 (chlorpyrifos)原 药,95%氟铃 脲 采用药剂浸叶接虫法。田间采集未受药的棉叶, (hexaflumuron)原药。均 由试验厂家提供。丙酮(AR 用水冲洗干净晾干 ,再选用孔径与24孔细胞培养板内 级)、吐温 一80(CP级)。 径相同的打孔器将叶片打成小圆片,备用。 2.2 供试虫源 用小镊子夹住小圆片按对照一低浓度一高浓度的 在当地棉田诱集棉铃虫成虫,放置养虫笼中产卵, 顺序依次在药液中浸渍 1O秒钟后取出,放在吸水纸上 卵粒放入培养皿中的滤纸上 ,加几滴蒸馏水保持湿度 , 晾干。再将晾干的小圆片按对照一低浓度一高浓度的 至卵块发黑时,接入饲养瓶中用麦胚人工饲料饲养2 顺序依次放人24孔细胞培养板的dqL中,每孔放 1片, 代。饲养条件为:温度25±1aC、相对湿度75%一85%、 每个处理放48片。然后用小毛笔轻轻将标准的供试 光照周期 14小时光照/10小时黑暗的人工气候箱。试 棉铃虫2龄幼虫挑人已准备好的24孔细胞培养板小孔 验时当幼虫进入 2龄后,挑选个体大小基本一致的2 中,每孑L接 1头幼虫,接虫后每块培养板用保鲜膜封盖 龄中期幼虫供测试用,该虫态特征为头宽≤体宽,不透 好,并盖紧盖子,移人温度25-41℃、相对湿度 75%~ 明肉色,

文档评论(0)

liyxi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