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子组织培养研究进展及趋势.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维普资讯 安徽农业科学 JournalofAnhuiAgri.Sci.2008,36(11):4405—4407,4434 责任编辑 王 森 责任校对 马君叶 竹子组织培养的研究进展及趋势 李蓉,·-,曾炳山2何高峰 ·,郭起荣 ,·s (1.江西农业大学,江西南昌 330045;2.中国林业科学院热带林业研究所,广东广州 510520;3.国际竹藤网络中心,北京 100102) 摘要 论述了二十多年来竹子组织培养的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分析了其发展特点,总结并探讨了研究规律及有待解决的问题,同 时还指出了外植体选择、培养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一些情况,为今后竹子组织培养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 竹子;组织培养;研究进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 $722.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08)11-04405—03 ResearchAdvanceandTrendofBambooTissueCulture LIRongetal (JiangxiA culturalUniversity,Nanchang,Jiangxi330045) Abstract Researchadvanceandtrendofbambootissuecultureinthelast20yearswasdiscussed、Itsdevelopcharacteristicswereanalyzed. AndreserachrulesandproblemstobeaddressedwerealSOdiscussed、Meanwhile,somecaseswhichshouldbenoticedduringexplnatselection andculturewerepointedout。whichprovidedimpo~anttheoreticalbasisforthefuturestudiesofbambootissueculture. Keywords Bambooo;Tissueculture;Reseraehadvance;TIelnd 我国现有竹林面积484.26万hm2,分布有500余种竹 1990年,Nadgauda等获得了印度莉竹、勃氏甜龙竹和牡竹 3 类植物(含变种、变型),竹产业年产值达 500多亿元,竹林 个竹种的幼苗胚芽鞘切段在组培条件下开花所结出的种 面积 、竹种数量、竹笋和竹材产量均居世界首位,素有 “竹子 子6[1;1992年,Woodv等以Otatenacuminata合子胚诱导出愈 王国”之称。竹子是森林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适应性强、 伤组织和再生植株 ;1995年,张桂和等实现麻竹胚的离体 生长快、产量高、用途广,并具有 良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 培养和快速繁殖嗍;1998年,谭宏超等采用不同培养基添加 益,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同时,在加速山区经济发展,促进 不同种类和浓度的植物激素,对毛竹、麻竹种子进行诱导进 农村脱贫致富,治理调整山区产业结构,改善生态环境等诸 行组培技术研究,获得了无菌苗tg~;2000年,谢庆华等对毛 多方面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竹类植物开花间隔期 竹的初步研究表明用不同方式对毛竹种子进行消毒处理差 长,且开花期无法预测,种子获取十分困难 。因此,竹子繁殖 异显著,不同的培养基配方对种子的发芽、生根也有差异㈣; 主要以埋鞭、埋秆、埋节等传统方法为主,这些方法具有消 2006年,耿树香等通过对巨龙竹种子和小穗两种外植体愈 耗种竹多、种苗运输不便、劳动强度大、繁殖系数低等缺点。 伤组织诱导培养基和增殖培养基的筛选及防褐化处理试 为了寻求新的繁殖途径,人们开始研究竹类植物的组织培 验,获得了培养基的最优组合,且在抗褐变方面有一定成 n】。 养。竹子组培和细胞培养体系可以克服竹子移栽难、成活率 1.2 以芽繁芽 以芽繁芽,即在无菌条件下,将外植体的 低、劳动量大等缺点,将成为一个不可缺少的研究手段,具 芽接种到培养基,给以适当的温度和光照,使其产生丛芽; 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然后将其切割分丛进行继代培养,待苗增殖到一定数量时 l 竹子组培研究进展

文档评论(0)

docindoc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