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文章编号:1672-5050(2012)05-0073-03
千 米 深 井 煤 巷 锚 网 索 联 合 支 护 技 术
陈少华
(国投新集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口孜东矿,安徽 阜阳 236153)
摘 要:介绍了口孜东矿深井煤巷的变形特点,提出了支护方案及对策,解决了深井煤巷的支护难题,取得了较好的技
术效果和经济效益,对类似条件的煤巷支护具有参考价值�
关键词:深井;煤巷;锚网索;联合支护
中图分类号:TD353 文献标识码:�
�工程概况 螺纹钢锚杆,规格 �22mm�2500mm�(2)锚杆托板:
采用 10mm厚钢板加工成碟形墩窝托板,长�宽�厚
口孜东矿位于淮南煤田西部 ,是国投新集能源股
=120mm�120mm�10mm�(3)锚 网:采用 �6mm钢
份有 限公司第一对千米深井 ,井口地面标高 +27.7m,
筋焊制 ,长�宽 =1.6m�0.9m,网孔规格 100mm�
现开采的第一水平标高 -967m�111303工作面胶带
100mm�(4)钢带:采用 �12mm圆钢焊制 H型钢带,
机顺槽为首采面下顺槽 ,总掘进工程量 2670m�该巷
规格为 3.0m�2.5m�1.6m三种,沿巷道断面布置�
道沿 13-1煤层中顶板掘进 ,煤层厚度 4.36m,中间夹
2锚索:(1)锚索:采用 �21.8mm钢绞线加工 ,长
2层夹矸 ,夹矸厚约 0.4m,主要为炭质泥岩和泥岩 ,
度 6.3m�(2)M5钢带:采用厚 6mm,宽 250mm钢板
掘进过程 中遇到了落差 10m�15m的断层 2条�3
加工钢带,规格为 3.2m�2.4m二种 ,沿巷道走 向方 向
m�5m的断层 5条�巷道矿压显现 明显,顶板鼓起�
布置�(3)锚索托板:采用 14mm厚钢板加工 ,采用大
两帮移近变形量大 ,肩窝外鼓 ,巷道支护极为困难�
小两块托板叠加,大托板在里�小托板在外,大托板
�巷道断面及支护设计 长�宽�厚 =300mm�300mm�14mm,小托板长�
宽�厚 =150mm�150mm�14mm�
���巷道断面形状及支护方式的选择
3锚杆及锚索的排间距:根据锚杆排 间距不大于
科学实验和现场经验表 明,拱形巷道受力较均
锚杆长度 1/2的原则,选择锚杆排 间距为 700mm�
匀,不易形成应力集 中区和集中点,拱形巷道 围岩 自
700mm,按五花型布置,锚索排距为 1.4m�具体支护
撑能力强,是深部巷道较理想的断面 ,故选用直墙半
见 图 1:图中 6,8,15,17,19锚杆为增补锚杆 ,与邻近
圆拱断面�13-1煤层直接顶板泥岩裂隙发育,较松
锚杆 间距为 350mm;锚索共施工 a�b�c�d�e�f�g七
软 ,对于高矿压巷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锅炉本体检修工职业技能鉴定高级工试题.docx VIP
- 初中数学重点知识点梳理汇总.docx VIP
- [中国青铜器]01.第一章 概论.pdf VIP
- 德国探亲签邀请函中德文对照.docx
- 2024山西太原市古交市招聘劳动保障工作站和社区低保工作站人员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及考点剖析附答案带详解.docx VIP
- 2025年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真题及模拟试题汇编.doc VIP
- it审计的组织与实施(培训课件).ppt VIP
- 2025社区两保人员考试真题及答案.doc VIP
- 《春江花月夜》教学设计及课堂镜头.doc VIP
- 肿瘤多学科综合治疗模式与个体化治疗研究进展.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