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社会文化看东北方言的来源与发展.pdfVIP

从社会文化看东北方言的来源与发展.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维普资讯 第27卷第3期 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8年 5月 Vd.27 No.3 Jal咖10fChu~hunNormalUnlverslty(H,~ dtles衄dSo~slsc蹦[ ) May.2006 从社会文化看东北方言的来源与发展 杨丽娜 (长春师范学院汉语言文学院,吉林长春 130032) [摘 要】语言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与社会文化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从社会文化角度对东北方 言词汇的来源和发展进行分析,探讨社会文化和东北方言的关系,能增加我们对东北方言文化的认识。 [关键词】东北方言;社会文化;来源;发展 [中图分类号】H1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178x(2008)03一O089一 社会文化是指 “对人的身心发展和个性形成产生影响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环境”。人类各种群体的社 会生活都是在特定的地理环境、文化背景下展开的。语言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是人类社会的产物。任 何一种语言的语词的形成和发展,与其所处的具体文化背景密切相关。东北方言作为汉语的一种次方言。也 因为受社会文化背景的变化而处于不断的变化 中。东北方言的产生、发展时刻受着社会文化背景的影响。不 同的环境、文化背景决定了不同的生活方式,反映在方言中则有不同词汇手段的表述。随着环境的变化、社 会生活的变迁 ,方言词汇有的相应地更替了,有的则固执地传承下来,有的还不断扩大 自己的生命力。从东 北方言的来源和发展来看,社会文化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 、 从社会文化看东北方言的来源 1.1 关内人 口迁入 东北的历史具有明显的移民文化特征,从东夷人到渤海国,从秦汉时期的移民迁 入到契丹族和女真族入主中原,再到明清时期移民由人关到出关的回流,冀、鲁、晋流民齐闯关东,形成了 复杂、独特的东北方言。据历史记载 ,仅 1920年至 1930年间,流人东北的移 民就达 600多万人,这些移 民 多是从山东、河北闯关东的难民。关内的汉人冲破封禁出关到东北谋生,俗称 “闯关东”,形成了东北特有 的 “关东文化”。受此影响,大量的东北方言来 自东北以南 (主要是京、津、冀、鲁)的各地方言。如:撒 丫子 (放开脚步跑)、开瓢儿 (指人或动物的头部受到重创)、背兴 (倒霉、背时)、地窖子 (一种半地下的 简陋房屋)原为北京方言,客 (q ,客人)原为山东方言。 1.2 东北少数民族语言的融合 东北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这里世代生活着满、蒙、赫哲、鄂温 克、鄂伦春、达斡尔、锡伯、朝鲜等少数民族,直到清兵人关以后,才逐渐有大量的汉人涌人。随着东北各 民族近三百多年的互相融合,逐渐形成了今天的东北方言。 东北是满语及其先民的发祥地,也是满语的诞生地和使用时间最长的地方。随着满汉民族的杂居共处, 频繁接触,风俗 日益接近,满语和汉语也不断趋 向融合。满语的一部分词语演变成为东北方言而被流传下 来。遗留在东北方言中的满语词语,有的基本保持满语的原状在汉语中使用,有的是采用满语词语的一个或 几个音经过汉语的加工改制而在汉语 中使用。这些遗留在东北方言中的满语词语,在现代东北方言中使用范 围较宽,运用的频率也较高,流传的也相 当广泛,而且仍然充满着活力。如哈尔滨,为满语 “晒网场”之 意。如在东北有种用羊或猪的骨关节来玩的游戏,叫 “抓嘎拉哈”。“嘎拉哈”即是满语,指动物腿上的距骨 (据说这种游戏和萨满教的某种仪式有关)。读ch 的 “抓”在东北话里也指把散落的东西捡起来,如猪吃 食的动作。也可以叫 “ch 食”。东北人在指责别人胡说的时候一般说 “你别跟我瞎勒勒”,满语里 “勒勒” 是说的意思。东北话的 “挨翘”指受到指责、训斥。 “翘”就是满语 “打”和 “指责”的意思。东北方言里 有时形容人邋遢时,就说成 “特勒”,也是源于满语,为衣冠不整。’捉迷藏东北话叫 “藏猫儿”, “猫”也是 满语词,意思是树丛。东北人形容人家穷时,说 “穷得叮当响”,“叮当”来 自满语,也是穷的意思,响则是 后加的。东北话的 “磨即” “磨蹭”也是来 自满语,指做事很慢。满语里的 “咋呼”本是泼妇

文档评论(0)

w4ot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