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扬州大学烹饪学报 2012(1):1—6 CulinaryScienceJournalofYangzhouUniversity
“祭/J、”、、“献I_ra/考==,
兼论先民宗教礼制改革与筵宴诞生的历史折射
马健鹰
(扬州大学 旅游烹饪学院,江苏扬州 225127)
摘 要 :“祭”之 甲骨文在写法上突出了“血”的特点,体现 了祭祀用品必须是未经火熟的牲 肉;将犬宰杀,置
于鬲中煮熟以备祖先神灵享用,谓之 “献”。由祭至献,对 中国饮食文化产生 了重大影响。少嗥时代宗教仪式
的混乱局面导致 了祭祀活动的挥霍无度,一场 以禁 “民神杂糅”为名、以去 “系享无度”为实的宗教改革大戏拉
开了序幕,制陶、酿酒的出现,由 “祭”而 “献”、祭品化生为熟的宗教改革措施,成为催促筵宴登上历史舞 台的
重要 因素。
关键词 :祭;献 ;宗教;祭祀;筵宴;饮食文化
中图分类号:Ts97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4717(2012)01—0001—06
自原始宗教诞生始,先民就将 自己的信仰及其表达方式与饮食活动捆绑一体。但从考稽史料可知,
远古先民的祭祀活动曾发生过一次重大的宗教改革,其改革焦点就落在祭品(主要是荐献神灵的牺牲
品)上。笔者通过对 “祭”、“献”二字之训,掀开原始宗教的这次发生于祭品身上的改革的面纱,进而剖
析这次宗教改革对中国饮食文化特别是筵宴之诞生所带来的积极影响。
1 “祭”考
“祭祀之道 ,自生 民以来则有之矣。”l】祭祀活动从本质上说 ,就是古人把人之间的求索酬报关系推
及人与神之间而产生的活动。 “天之所欲则为之,天所不欲则止。”l2l』2先民早 已将 “天之所欲”人格化,
而人之所欲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饮食活动,所以一开始,祭祖就表现为敬神灵以饮食。 《礼记 ·礼运》
日:“夫礼之初,始诸饮食。其燔黍捭豚,污尊而杯饮,蒉桴而土鼓,犹可以致其敬于鬼神。” ¨ 这种原
始的祭祀方法表现了 “礼之初始诸饮食”的性质,这一点可以从 “祀”、“享”、“荐”、“祭”诸字的考释中得
以验证 。
祀,金文作币7,从字形上看,字体之右是个以小孩为 “尸”的形象,本义是表示由尸主代替神灵饮食。
所谓 “尸”是指宗庙祭礼中用于代替祖先神灵 的活人 (与尸体 的 “尸”义不同,尸体之 “尸”,古写作
“尻”)。 《仪礼 ·士虞礼》:“祝迎尸。”郑玄注日:“尸,主也。孝子之祭不见亲之形象,心无所系,立尸而
主意也。”l3J1何休 《公羊传 ·宣公八年》注:“祭必有尸者,节神也。礼,天子以卿为尸,诸侯以大夫为
尸,卿大夫以下以孙为尸。”J2 尸既是以活人代替已死的祖先,所 以要穿上死者所遗留的衣裳和服饰,
代替祖先享用献来的饮食 。 “祀”的本义可知,先民在祭祀活动中,有一个重要的环节,就是 以生者代替
神灵享受人们献上来的美味。
享,古字为 “宫”,篆文作审,徐中舒认为甲骨文 “富”字,形如居室,“居室既为止息之处,又为烹制食
物飨食之所,引申之而有飨献之义”l4J。这个字形表明,宗庙中摆设美食 (如篆体 “享”之形,以两个大小
不同的圆圈象征美食),上下两竖笔抽象地表示与天地鬼神沟通思想情感的渠道。享之本义即向天地
鬼神敬献美味,以求得思想情感的沟通,故古人将与天地鬼神的思想情感的沟通又称作 “享通”。古人
收稿 日期 :2012—01—09
作者简介:马健鹰 (1962一),男,满族,吉林长春人,扬9.i1大学旅游烹饪学院副教授 ,从事饮食文化研究..
2012年 第 1期 扬州大学烹饪学报 第29卷 总第 105期
祭祀时,向祭祀对象敬献熟食,祈求得福,故引申为献义。许慎以献训享,是引申义。 《诗 ·商颂 ·殷
武》:“昔有成汤,自彼氐羌,莫敢不来享,莫敢不来王,是商是常。”郑玄笺:“享,献也。”l3J6。《左传 ·僖公
二十三年》:“保君父之命,而享其生禄。”杜预注:“享,受也。”Ll3Jl趴进献日享,接受进献亦 日享,即享受。
另,享同 “飨”,《篇海类编 ·食货类 ·食部》:“飨 (餮),与享同。”l5清人段玉裁 《说文解字注 ·食部》:
“享,献也。 《左传》作 享‘’为正字。
文档评论(0)